郭涛《感恩父亲》
(2021-04-05 19:33:52)
感恩父亲
郭涛
杜甫是非常自信的伟大诗人。他说他“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吾祖诗冠古”,杜甫祖父杜慎言也是一名大诗人。杜甫家道中落,经历了安史之乱,接触了下层社会,从自己抱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到流落江汉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最后病死于异乡的湘江的破船上,还在死后几十年后,杜甫后人把杜甫棺椁接回故乡河南巩义县安葬。杜甫是中国伟大诗人,和李白并称李杜。
我自小知道杜甫,要感恩父亲,他带回家《杜诗析疑》,傅庚生著,黄色封面,小32开本。
父亲是1960年九月从陕西师范大学首届中文系毕业,先从教后从政,他带回来的有《批林批孔》学习资料,有《人类认识的自然界》,有《参考消息》,有《杜诗析疑》有《论杜甫诗歌的人民性》(傅庚生著),自从父亲让我看他带回的书,我幼小的心灵里知道了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字。我那时读这些自然是觉得太艰涩,太高深,自然连一些字也认不得,就查字典,当然无法理解杜甫诗歌。
我一直疑惑,父亲是学中文的,却不大喜欢文学,后来渐渐觉得,他一天忙于工作,加之全家六口人,生活贫困,经济拮据,他得考虑全家吃饭穿衣生计问题,哪有精力心情爱文学。
父亲尽管不咋么喜欢文学。但一次,父亲拿出一本陕西师范大学油印讲义,给我母亲和我念汉代一首诗,我记得是“孤儿遇生,命独当苦”,父亲解释说古代一个孤儿思念父母,父母在时,他生活幸福,父母死去,他被兄嫂虐待的事情,这诗歌里写的是被兄嫂虐待的心里的痛苦。我那时小,不知道父亲为何要念这个诗。后来明白大约父亲也是早年丧父,那个诗里的孤儿的不幸遭遇唤起了他对自己身世的共鸣吧。
杜甫诗歌沉郁顿挫,我觉得可以概括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歌风格。
1981年冬,父亲突发脑淤血经过医院抢救无效病故,我顶班参加工作。此后,为着提高文化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就读书读报买书学习,开始写诗后,接触杜甫诗歌就更自然了。肖涤非的《杜甫诗选》,浦起龙的《读杜心解》,高仁标点《杜甫全集》,都是数十年间,陆续买的杜甫诗集。自己也不知不觉有了杜甫情节。应该说是和我小时第一次接触从父亲带回的傅庚生的《杜诗析疑》与《论杜甫诗歌的人民性》有关。
我一直喜爱写诗,一直崇拜杜甫。觉得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了不起的。杜甫诗歌包罗万象,把盛唐由盛转衰的历史写出来了。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时刻把自己的不幸和人民的不幸联系起来,从小我融入大我,玉成了杜甫诗歌。杜甫诗歌是一座丰碑。杜甫是古典诗人,是经典诗人。更可贵的是杜甫的人,杜甫的生活,杜甫的诗歌是水乳交融在一起的,杜甫的悲哀欢乐都在多么真诚的显示着。杜甫生前寂寞,身后被推崇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绝不是偶然。
我在乡下生活,经常翻杜甫诗集,特别是杜甫不仅早期,中期,晚年诗歌,都是非常优秀的,我经常面对杜甫诗歌,从中得到写作诗歌不少启发和暗示。
每次一进门,就看到堂屋柜板上镜框父亲的遗像,上周六给父亲坟头烧纸,当晚梦到父亲,醒来惆怅,无法再入梦。我在父亲去世后,爱上诗歌,爱上杜甫,大约是一种天意,这种想法也不好说清楚。不过,一定和早年父亲带回的杜甫诗歌有关系,这一点是肯定的。
我把从父亲带回来的《杜诗析疑》和《论杜甫诗歌的人民性》两书知道杜甫,喜欢杜甫,把这事儿写出来,权当是对父亲的感恩和思念。
2021年4月3日上午
众文友评郭涛随笔《感恩父亲》
王宇鹏:
郭老师有极深痛的生命体验,沉郁似杜甫,抱负如其诗,泣泪成文,泣血成诗,因为扎根传统儒学思想,所以其诗风有杜工部之顿挫情怀,赏之令人唏嘘!
孙荣:
文章看完,很受感动。老人已经离去,郭老师不必太多挂念。是父亲的引导让你爱上了诗歌,而你对诗歌的坚持与执着正是对父亲的一种回报,愿老人家在天之灵康乐开怀,祝郭老师佳作不断。
郭三科:
写了受父亲熏陶而认知、学习诗圣杜甫的经历,以追随杜甫诗歌的人民性精神写诗。感觉很好。
彩虹桥:
不辜欢那种八股式的评论,真挚来之于父亲的血性的爱。知子莫父,反过来是一样,只有自已能深深感受到父亲的爱,这是任何亲情都无法取代!于是这种亲情便自然从诗人笔下扬出,而恰与读者共鸣!父爱如诗,诗颂父爱!
板桥流水人家:
老师的诗写得好!文也写得棒!真是能诗能文的好作家!好老师[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王天时:
写一的好,你爸60年师大毕业,文凭髙,当时大学毕业生凤毛麟角。
李广华:
感情真挚,写出了对父亲的感恩之情。
老石:这篇不错。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程华:
郭老师总能触景生情[抱拳]
郭老师的父亲也很了不起。
我现在总没有那么多情感。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