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随笔四篇
(2020-08-22 12:00:46)
标签:
文学 |
分类: 随笔 |
郭涛随笔四篇
1、秋晖落霞到丹江
2、转刘少鸿老师写汪锋的文章
3、晨起漫笔
4、写给乡党魏增刚
秋晖落霞到丹江
龟山巍然自青色
郭涛
昨夜南秦水库放水,今早上班时,看到南秦河洪流滚滚,很有气势。平时看到南秦河,杂草丛生,几株枯柳,河滩石头裸露,河水细流,早没有童年见到的灵秀和清澈。商洛纸厂造纸污水,流入南秦河,也是浅浅的,小小的土黄色的水色。故乡有稻田,一直是引南秦河水,稻子生长不受影响。后来纸厂停产,南秦河恢复原貌,遗憾的是,河水一年小于一年,日日有枯竭之势。故乡稻田变旱田,空气也因之而缺乏温润和灵气,再后来,土地被整,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低矮的土屋几乎消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旧日之梦,心里自然有伤感有惆怅,有不甘。
今早看过了南秦河,又看丹江水涛涛,仍然是洪水滚滚,只是比较平缓些,没有南秦河那么显得急奔和匆匆忙忙。拍照发微信朋友圈。
今下午回家,又拍秋晖落霞,丹江平稳,龟山巍然,高天云层透射夕阳的光,云厚处不见晴天,云不占领处,碧空露出秋天的淡然和落霞时分的舒坦。发图片,配一段话,记事而已。
2020年8月18日傍晚
转刘少鸿老师写汪锋的文章
郭涛
汪锋任中央对台工作组副组长,于1984年冬天到商县,商县县委副书记武克龄一夜未睡,请的是商县名厨任师傅(大胖子,近60岁)给做厨。
我那年才17岁,是商县县委办公室通信员,和县委的几个年轻人给打扫会议室卫生,会议室放的办公桌子就是次日吃饭饭桌。汪锋和商洛地委书记白玉洁,县委书记周树华,商县政协副主席祝彦平四人同席。饭桌一边各一人。我们几个县委的年轻人给端菜端饭,记得自己紧张,吃的是商州糊汤(精做的),碗是细碗(小碗),好像我把端的碗朝饭桌上放时,手一抖,饭都溅了出来。这个事情至今记得的。
汪锋比较和蔼,但威严。他穿着黑呢子大敞,戴一顶冬天的绒帽,走路时,仿佛一个腿的步子迈的大。他好像来商洛是座谈商洛地方党史问题的。
一晃就三十六年了。我从17岁青年已经变成53岁中年人。汪锋是我见过的唯一的中央领导,只是那时我还是个小小通信员。
看到刘少鸿老师写汪锋的文章,勾起一段回忆,写在这里 转发刘少鸿老师文章。
2020年8月19日
晨起漫笔
郭涛
一
一个人爱自己是非常自然的。一个人渴望被爱也是非常自然的。一个人渴望被人像自己那样爱自己就就是幼稚的,一个人渴望被人以自己认可的方式爱自己,就是幻想了。每个人都围绕自己运转。一般坚持利人利己,至少是利己不损人,最可笑的是损人不利己。
二
人和人之间,有合作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
三
人的出身家庭自己无法选择,人的人生道路可以自己选择,其实也是被各种社会因素制约,说到底,人的选择同时是被选择,就是人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
四
五
石头有石头的性格,树有树的性格,石头千姿百态,树一样各种各样。你见到石头是具体的石头,见到的树是具体的树,不会见到一个抽象的石头,一棵抽象的树。
2020年8月20日晨
写给乡党魏增刚
郭涛
有宝鸡文友鲁翔慧眼识珠,推重魏增刚作品,认为魏增刚无法融入文坛主流,我说文坛主流是公职人员把持,魏增刚属于民间,自然不会被主流文坛认可,宝鸡文友鲁翔说各地一样。
魏增刚通过奋斗,在西安买房成家,而且在西安有了职业,工作之际和工作之余,思考写作,大量随笔发表出来。
魏增刚和我都一样有幸福童年,有不幸少年,有奋斗者困惑和欣悦,我的诗歌引起他的共鸣,他的随笔自然让我思考,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作家,有多重原因。但一个人童年,少年的经历永远是作家写不完的,这个我是相信的。尽管魏增刚名气不大,而且因为说话直来直去,不被同为作家的同类看好,甚至被经常攻击拉黑,可贵的是,魏增刚永不言弃,不气馁,一直以写作为乐,而且也有不少平台老师默默关注他,支持他,让他感到人间有阳光有温暖,这就给他不懈努力的动力。
魏增刚多次在他的随笔里写到我郭涛,今次写我有幸福童年,不幸少年,奔波奋斗的后来的人生,最后我走上文学之路。我感谢他的关注,钦佩他的执着,我想告诉魏增刚,走自己的路,别人说什么并不重要,写出自己满意的东西,抒发自己真情实感,通过写作,愉快自己,每天保持阳光的心态,以感恩悲悯之心,永远敬畏生活,就足够自己尊严而自信,继续生活,就可以了。
感谢宝鸡文友鲁翔老师和支持帮助魏增刚的老师。
2020年8月22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