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 |
热爱
拜尚钰
早上十点钟左右,素未谋面的诗人郭涛老师来电话说要送给我一本他的“小册子”,我很高兴,但苦于有事在身不能即刻见面,只得约好忙完了我再联系他去取。约十一点,事情紧忙不得完,怕郭老师久等,就发信息过去,约定中午一起吃饭,当面致谢、请教。临近十二点,邀朋友王盟、杨州作陪,和郭涛老师在一家僻静的小饭馆坐下。
郭老师大约五十岁的样子,中等身材,一头乌黑浓密的寸发,额头和嘴角隐约有几条深刻的皱纹。也许是因为周末的原因,显得有点胡子拉碴,平添了几分随意和亲切,又时常露出孩子般的纯真笑容和兔牙,可爱。
作为一名虔诚的诗人,郭涛老师数十年来一直以极大的热情执着地写作着。他的诗作曾经在《诗刊》、《星星》等一流刊物上发表,还在九十年代贷款三千块自费出版过自己的诗集,早已成本地的知名诗作家。说实话,我不懂诗,更不会写诗,但我喜欢和他这样的朴素作家交流学习,倾听他们的文学成长之路,分享他们的精彩思想光芒。
自古以来,所谓“文人”的交往大多逃不出“文人相轻”和相互吹捧的恶习。商州文化圈子流行这样一句话:人家的婆娘,自家的文章。自己的文章咋看咋好,好的不得了,说让你“斧正”的其实多是想让你“点赞”的。前几日,有个朋友发来一篇“美文”
,说让“指正”。说实话,软绵绵,温吞吞,除了像用篦子从头上搜刮虱子般的所谓“炼字”外,毫无思想性可言。我本着不能“文人相轻”的态度,回复一个“好”字,她悻悻作罢,不再理我。
前几日,我一篇记述和一位人文俱佳的文学前辈交往的旧文章被一位热心的文友发布在她的公众号后,就有朋友讥讽我扯虎皮拉大旗,炒作自己。我没有理会,我有写的自由,他也有评的权利,就像我有不喜欢上述“美文”的权利一样。
郭涛老师是一名地道的草根诗人,他有着鲜明的诗人气质,有着广博的知识积淀和丰富的底层社会阅历,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探索,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纯真的心。我愿意“吹捧”一下这样的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