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商山观松海

(2011-04-12 18:47:41)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商山观松海作者:丹影

    承蒙商洛诗歌学会的组织、商山林场的热情接待,我们一行60余人于春光明媚的4月10日,如约登上商山之巅,领略了春日里的商山芳容。为了答谢组织者和接待者的盛情,将多年前写下的柮文贴于此,敬请各位文朋诗友指正。

 

 

要不是我亲眼所见,便很难相信商山的松海之说。那是夏初时节的一天午后,当我和文友龙君相邀,从县城沿312国道驱车西行15里后,过大峪桥沿蜿蜒的山路登上矗立于丹江之滨的商山时,完全被商山上郁郁葱葱的松林所倾倒,于是松海一词便脱口而出。

对于商山,我并不陌生,早在上中学时就听语文老师讲过。商山,是古商国的一幕屏障,山高又俊秀,因山巅凹凸成一个大大的“商”字而得其名。尤其是在冬季下雪时节,其它地方的冰雪早已融化,而镶嵌在“商”字间的冰雪却要保持很长时间,这时的“商”字尤为明显,“商山雪霁”列为商洛八大景观之一,曾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来此赋诗作画,著名的四皓先生就是因不满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便越过秦岭,逃至商山过起了隐居生活,此后,李白、杜牧、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都先后留下了佳作诗句,或题颂四皓先生或赞美商山丹水,为商山增色不少。

我本是来商山寻古的,却不经意被商山另一景致吸引了,那便是商山松海。

在此之前,我见过各种各样的松树,它们或挺拔或俊秀,却没有商山顶上的松树这么茂密,这么郁郁葱葱,我被其深深地震撼了。在震撼之余,便来到护林防火塔前,沿台阶拾级而上登上塔顶,这时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松的黛绿色海洋,站在塔顶往下俯视,尽收眼底的松林像悬挂着的绿毯,再从山底将视线拉向远处,沟沟岔岔的松林便连成了一个整体的绿海,随风而起的是此起彼伏的绿波在滚动,那涛声如天籁,似海潮,时不时地撞击着我的心扉,震撼着我的心灵。

随着那一个个滚动的绿浪,我将视线再次往远处平移,这才发现松林是那样的辽阔,一望无边,那一山连着一山,一浪连着一浪的松林,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松海,看不到山梁和山洼,只有天宇下游动着一朵朵云絮,这时,云的白,天的蓝和松海的黛绿,层次分明,置身于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的整个身心全部被融化于商山的松海之中,忘却了世俗间的尔虞我诈、阿谀奉承。同时,我又想象着昔日,展现在文人墨客眼中的商山,是怎么一种景象,它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松海。正在我遐想之际,两驾银色的雄鹰正在轰鸣着从我的头顶上飞过,徐徐落在商山脚下的停机坪上,它是完成飞播任务后暮归的雄鹰,可以想象,当它盘旋在这绿色的松海上空时,该是多么地欣慰与自豪啊!

不知不觉中,从松里林传来了 “叮当叮当”的牛铃声,这才发现悬在商山上空的夕阳逐渐向山那边隐去,刚才还是黛绿色的松海,这时在夕阳的照射下油光发亮,随之便渐渐地暗了下去。我两随幕归的牛一块下山,临别商山时蓦然回首,暗下去的松林又恢复成绿色。那是松海的绿色,更是生命的颜色。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