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断续——任高闻的分行

(2011-03-03 11:03:37)
标签:

转载

   

    收到高闻的书好几天了,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将自己喜欢的篇章多看了几眼,很有些感觉。就说说这些感觉吧。

 

一。总体感觉

 

    感觉高闻的诗无处不在的透出真,真实。真实的感情、感悟、感慨。这一点让我很欣喜,因为现在很多人是为了写诗而写诗,假抒情、假感慨太多,所以真东西才显得弥足珍贵。

 

    高闻的诗前期的后期的风格不同,前期的欢快、轻松,后期的沧桑。前期的我最喜欢“七月”,后期的我最喜欢“晚春记忆”。这两篇整体的美感效果好。而就诗句来说,我最喜欢“夕阳西下,瑟瑟风起,空旷的官路等候着谁的脚步将它踏响”,这两句,给我一种万古沧桑的感觉。

 

    高温后期的诗,似乎着意追求沧桑、野性,追求人面对自然和社会时的一种原生态的感觉,并尽力将这种感觉渲染、铺展出来,从而形成粗狂、奔放的效果,显得野性不羁,显得雄性勃发,显得苍凉高古,仿佛将人置身于苍茫洪荒之中。

 

二。关于分行

 

    春节的时候,我还在黄昏家中和他讨论新诗的分行,我一直对新诗的分行弄不明白,不清楚这种分行的美学意义所在,也不清楚新诗的分行有什么规律,但在读诗的时候,感觉上某些分行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其节奏和诗意恰好配合,对诗意起着烘托、引导或者使其浓烈、使其轻快跳跃的作用,比如高闻的“晚春记忆”:

 

       

我记得的不是紫柏山晚春时节波涛汹涌的浓绿和翠绿,

而是在山垭口独自开放的一树白花;

我记得的不是迎风摇曳素洁透亮的白花,

而是它在雨后的空气中甜丝丝的呼吸;

我记得的不是它的花瓣一片片散落,

而是它不知为谁美丽过的寂寞。

 

我记得的不是我无从询问它的名字,

而是我知道长在我的家乡它就是一株含苞带露的樱桃;

我记得的不是在社场边青石条旁洒下枝影的樱桃,

而是树下纳鞋底的弯眉细眼卷头发的刘竹盈;

我记得的不是我和她儿时同学两年却从没说过一句话,

而是我不知道她给自己备好微薄妆奁之后嫁了谁家。

 

    这首诗的分行貌似自然,其实很奇特。节奏与内容的配合,让人不得不一口气就将全诗读完。它的每一行似乎都可以再分成几行,但再分的话,那味道就变了,随着节奏的舒缓,诗味也明显的变淡。因此在我的感觉里,这首诗的分行是无可在变的,不能变,它是自然地同时也是完美的,任何变动都会对诗造成创伤。

 

      但《断续》中有的诗的分行却让我没能探究出其之所以分行的原因,或者说我没能弄明白其运行轨迹。比如其中的“诗意”:

 

    词语的

    原木之间

    隐藏着

    无数卯榫

    大匠找到

    最隐秘的那些

    结构

    魔方

    这种分行明显是有意为之,诗人想按这个分行达到某一阅读效果,不过我读的时候首先的感觉是佶屈聱牙,读的拌拌磕磕。我觉得诗的分行应该和人阅读时的某种微妙感觉相配套,只是那种微妙感觉暂时我说不出来,它不是乐感,也不完全是节奏感,但诗行唤起了人的这种感觉,人立刻就有舒坦、兴奋之意,否则,人就觉得憋屈。

 

三。关于诗意和形式的探索

 

    高闻的《断续》,在诗意美感的拓展上功不可没,特别是后期的诗,更多的呈现出沧桑而野性的美,这种美在诗中的确不多见,这种美有点像秦腔中的周仁回府,有点像陈子昂的“望天地之悠悠,独苍然而泣下”,在激越高迈中凄沧低迴,像原野寒夜的呜咽,像荒古草地上炙热的阳光,带给人的感觉难以名状。(待续)

 

四。最适合八卦的诗

 

    当我看到“如果秋天,一个人旅行”,我就笑了起来,脑子里马上冒出一个念头:这首诗很适合八卦。一个人旅行本来就容易让人想入非非,秋天时候红叶如画、天高气朗、水果也都熟透了,此时一个人去旅行,还要选择九江这样一个旖旎的城市去旅行,让人不在心里八卦一下都觉得不过瘾。

 

    不过这首诗写得很美,符合我的口味,我对诗有严重的唯美主义癖好。

 

    “九月的阳光”也可以八卦,但没有上面那首有含蓄意味。

 

    整个《断续》中,几乎找不到半点脂粉的味道,也没有半点粉红颜色的点染,好在这些东西可以八卦出来。我想,当高闻落笔开始写“如果秋天,一个人旅行”,他自己的心中一定有某种八卦情绪氤氲而出,只有他的八卦才能唤醒读者心中的八卦,而能被八卦的诗,通常都是意味深长的。

 

    “九月的阳光”显然和前者不同,作者写“九月的阳光”,心中不会有八卦心思。当然,这只是我的感觉。但“等待天黑”的怪异,让我也忍不住胡思乱想,这首诗似乎怎么想都有可能,但是其中没有旖旎色彩,而旖旎是一切八卦的灵魂,就像香味是花的灵魂一样。

 

五。读诗的感觉

 

    诗如美女。有些美女人一看到就有惊艳的感觉,再次看也仍然觉得丽色艳质、养眼无比,第三次看虽不再有惊艳之感,但熟悉之后的亲切感却增加了。而第一眼看上去不惊艳的女人,看第二眼的感觉仍旧平平,第三眼再看也不会出现奇迹。

 

    第一次读感觉特别好的诗,第二次读仍旧感觉好,第三次就有亲切感出来了。《断续》里,让我感觉亲切的篇章不少,除“晚春印象”、“七月”外,还有“灿烂麦田”、“駕鹿记忆”、“等待天黑”、“草原”、“杨树叶子落尽”、“无题”等等。《断续》中还有很多诗,我承认它们很不错,比如“秋夜”、比如“冬日记忆”等,但因为第一次读的时候心绪不太好,所以第二次读,甚至第三次读都难以唤出那种亲切之感。

 

    所以我觉得读诗一定要选择心情纯净轻松的时间,如果心里缠绕着很多俗世间的烦乱读诗,自己读而不知其味也还罢了,最重要的是糟蹋了好诗。就像心绪烦恶时不宜欣赏美女一样。(待续)

 

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