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悼念宁有志老师

(2010-01-05 11:18:3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

悼念宁有志老师

郭  

 

 宁有志老师是儿童文学作家,省作家协会会员,他一生最高的政治待遇是1987年当选过陕西省第七届省党代会代表,参加过省党代会,这是文学创作给他带来的最高回报和荣誉。他生前是商州区文联副主席,这是在1998年6月的区文联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被推选的。1996年退休前,他是商州文创室主任;在这之前,他是文创室的创作员。1972年,他36岁时,由乡下调进城里,改行进行专业创作。这之前,他一直是乡村小学教师。当然,也是因他在从事小学教学的同时,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在出名之后,由当时的县文化局调动进城的。

 我认识宁有志老师有20多年了,他是一个内心孤傲,而外表谦和的人。孤傲的是他能写东西,谦和却是因为他要参与社会生活以及要和人们交往而自我保护的一个策略,这是我个人多年来对宁有志老师的一个深刻印象。接触他以后,曾借过他一本《王老九诗选》;我读了之后,对天才的农民诗人王老九的诗很喜欢,这应该感激宁有志老师。

 我每到宁有志老师家中时,他常会拿出几大摞发表作品的剪报本,这些作品有寓言、儿童诗、儿歌、民谣民歌、散文、小言论和小小说。他的作品不仅量大,而且发表的报刊也自国家级、省级到市县级,这里有公开刊物,也有内部刊物,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每次见到他这些剪报本,就激动了我写作的决心。我自1987年开始发表第一首诗后,至今也发表了300余首(篇)诗、散文、通讯、新闻等作品。每当我看到自己的一大摞作品剪报时,就体会到了宁有志老师面对剪报本的心情。

 近十年来,我和宁有志老师经常一同参加区政协文史资料征稿审稿会,一同参加“5.23”座谈会,一同参与筹办过“商山诗社”,也经常和他见面。但要说我和他之间有多少深交,也谈不上。

 宁有志老师属于老一代文人,一生生活平顺,在多灾多难的岁月里,没有迫害过人,也没有受到过迫害。我个人认为,他的有些寓言可以传世,他一生虽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但没有代表作。他的名气不怎么大,原因大概就在于此。商洛学院中文系的邰科祥组织几位教授编著出版的《当代商洛作家群论》一书,对贾平凹、京夫、孙见喜、方英文、陈彦、鱼在洋、屈超耘、慧玮这八位商洛代表作家进行了专门研究,同时还研究了刘少鸿、陈毓、陈敏、何丹萌、芦芙荭等商洛作家,而对宁有志老师的评论只有不到一页的篇幅。2005年10月这本书公开出版后,宁有志老师翻着这本书说:“商洛的优秀作家还多着哩,不止这几个。”我当着他的面劝他说,论新诗写作,慧玮在全国有名,论儿童文学创作,鱼在洋在全国有名。宁有志老师听了,好像没说什么,但他弟宁有贤却很不愉快,对那些教授没有研究他哥宁有志很有意见。我猜想,那些教授们,大概也是在权衡各方以后,没有专论宁有志老师的吧。

 咱们中国人有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但我却是一个最反感这种传统的人。宁有志老师虽居闹市,但根在乡村,一生创作缺乏创新。在80年代初朦胧诗崛起、人们的文学观念发生深刻变革之后,他的创作也没啥突破。宁有志老师的创作一直是沿着“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调子唱他的歌。我认为,他唱的是“我们”的歌,而不是“我”的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深刻变化是以人道主义思想的高扬,个人主体性的凸显,日常生活的回归为显著标志的,而这些对宁有志老师的文学创作触动显然都不大或者谈不上触动。记得有一次,我当面对他说,你的诗和我们这一代的诗是两回事,就像苹果和石头,苹果是苹果,石头是石头,是两样东西。

 咱们中国人每每遇事好面子,重利害,在讲面子讲利害时,往往不论是非。我以为在讲面子讲利害时还应当讲是非,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我写的这篇小东西有人看后可能会说,你郭涛文学成绩并不大,名气也比宁有志老师小多了,你有啥资格对宁有志老师说长道短?我说,我写的宁有志老师,当然只是我接触、我理解的宁有志老师,与别人心目中的宁有志老师肯定是不大一样的。但无论大家各人怎么写、怎么理解宁有志老师,真实的宁有志老师只有一个,这是肯定的。

 宁有志老师于2009年12月27日病故,我和友人在次日驱车赶到杨树林他的老家,向他的遗体告别。也就在这一天里,鱼在洋先生在向宁有志老师遗体告别后,在他的博客里发表了《给孩子带来欢乐的老作家走了》的悼念文章,我看到后在后面跟了个帖,内容是“文学不死。宁老师的寓言永生,足可传世。哀悼!”

 宁有志老师,安息吧!

 

                                       2010年1月5日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元 旦 随 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