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下近期的“打人事件”。
地点:爷爷的餐馆。
当事人(铂然)年纪:2岁8个月24天。
貌似铂然的攻击性初露端倪。
事件回放:双休在爷爷的店子吃中饭。席间有一些小朋友,年龄都比铂然大很多。其中有一个男孩十岁多了,还有两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虽然他们比铂然大得太多,可是铂然还是不识趣地凑在他们旁边。两个小女孩趴在桌上用麻将当积木摆着玩,铂然想一起玩,被一把推开,一个女孩说:“我们跟你都不认识,不想跟你玩。”我把铂然哄到一边让他自己玩。铂然有些懊恼,跑过去用脚踢了踢小姐姐的脚。
后来铂然接近那个男孩,男孩有点挑逗地引他去追。铂然满场子穿梭来回,比蜜蜂还要忙碌,男孩一点也没有放慢速度迁就一下铂然的意思,而且男孩和铂然说话的语气也很生硬,铂然一直“哥哥”地叫他,却没听到他叫一句“小弟弟”,而是“唉,唉”地,或是说“你怎么怎么”,老实说我看着有点心疼,觉得这个男孩有点缺乏礼貌和同情心。但有人一起玩,铂然却异常高兴,百般都哄不走。
后来男孩的妈妈看着不合适,把他叫回去了,男孩扯着嗓子大哭大叫。让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铂然飞跑着回到爷爷的电脑桌旁,拿起一把小折扇跑过去......接着,是一个女人骤然高亢起来的声音。铂然用折扇打她了。
我的天,这还是我的铂然吗。老实说从铂然的反应来说,从思维到速度,没看到他这么快过。所有人看到他飞快地跑过,然后事情已经发生并结束了。铂然被拉回来后情绪还有些激动,看得出他是气愤和委屈的:“她不让小哥哥和我玩。”
这件事我的第一反应是铂然也太离谱了。但冷静下来一想,这件事也让我看到铂然的成长以及在成长中暴露出的问题。铂然的自我意识在这个月突飞猛进,很多方面都让我感受到变化了。现在他站在自己的思维水平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方式肯定是不对的。
而且至今我不明白的是,面对一个比自己强大的成年人,铂然的胆量从何而来,是来自懵懂无知,还是情绪控制能力的缺乏导致的行为失控?亦或他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是出自对小哥哥“侠义”的支持?
虽然铂然的表现让人吃惊。但我并不想给铂然贴上任何一个标签。即使有问题,问题也不在孩子,而在我们家长。关于孩子的问题,永远都要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一下他的想法。第一,也许他认为他和小哥哥的追逐在他眼里是一场再正常不过的游戏,然后小哥哥的妈妈强行介入让这一切中止了,中止了他和小哥哥的快乐;第二,小哥哥被妈妈教训了,自己的玩伴受欺负了;第三,小哥哥的妈妈不让他和自己玩,铂然感觉到自己被排斥了。这可不是让人愉快的感受;第四,小哥哥哭了,而且情绪失控的大喊大叫,同时铂然还目睹了一位成年人对孩子的盛怒和喝斥,这样一个“暴力”的场面对于2岁多的铂然来说是相当具有刺激性的,他的承受能力和判断力都不足以应付这一切。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关于幼儿“攻击性”的相关信息。“攻击性”是一个中性的名词,它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伤害别人的表现,这被看成是一种“反社会的行为”,而另一个表现则是一种为实现自身目标而努力的竞争心态。我认为铂然的的行为属于后者。
纵观铂然平时的表现,有不少人说铂然是活泼型的孩子,我并不太赞同,铂然在很多场合会对陌生人保持距离,而且执拗,但让我不解的是,他同时也会在较短的时间和大家熟络起来,并乐于共同游戏。在游戏的时候会很外放地展露自己的愉悦,喜欢接触小朋友,当然是比他大的,不怕代沟,大多少都行,但一定不能太小。虽然有时也会自私,但很多时候并不那么小气,吃零食的时候会很可爱地对我说:“我们一起分享吧。”在听故事的时候,对那些弱小的角色,铂然会表现出自己的支持和同情。所以铂然不是一个会有意实施“破坏性”行为的孩子,我从不质疑他的善良和天真。他的攻击性在于他选择了用错误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回想一下铂然近几个月来的表现:
事件一:今年端午在农村玩,比铂然大三个月的芸芸向她的外婆告状:“然然什么都好,就是喜欢打人。”这是两个月前的事了,当时铂然两岁半,不懂得表达喜欢,没轻没重,肢体碰触已经开始了。
事件二:今年姥姥过生日,亲戚在一起小聚,大舅婆也告诉我,刚才小子和芸芸一起玩,两人抢什么东西,芸芸又哭了,还说:“这小子眼尖手快呢。”
平时点滴:铂然生气的时候喜欢说:“把某某摔出去。”说的时候还有肢体动作。这样的情景在我不让他看电视,大人给他喂药等时候都有发生。
其实,一直注视着铂然的反应和表现。很多次,在淘气堡里,我看见铂然和小朋友互相不小心碰到,也会有大一点的小朋友用手推开铂然,或是小朋友之间撞到一块了。铂然会表现出短暂的不悦,并很快平伏情绪,接着玩去了。这些时候,我只是安静地做一个观察者。
铂然和陌生的小伙伴一起合作搬动小船
西方人相信孩子的能力,总是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打架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当孩子在使用头脑找寻妥协点的同时,他们的协调性和社会性就慢慢地在孕育了。我接受这种观念。我觉得孩子攻击行为的出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然的现象,当孩子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孩子开始进行最初的社会交往时,这种肢体碰触和争端就会不可避免地开始了。我们没法为孩子创造一个真空的环境,也无法阻止孩子的成长脚步,而且社会交往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学习的一课。
有一件事印象很深,铂然一岁多上早教班,和同班一个小朋友哼哼唧唧地抱着一个皮球不放,我赶紧礼节性地去拉铂然,那个妈妈却笑笑说:“没关系的,让他们去吧,没危险就行。”当时觉得这妈妈挺智慧的。过于中庸的想法我也是不赞同的,有时孩子之间的争执无伤大雅,学会合作和分享必然是要经历一次次身体和精神的碰撞的。而最终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自己处理,让孩子在交往、冲突、纠纷中获得经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铂然和别的小朋友共坐一条小船
我不希望教出一个中规中矩,过度谦让的孩子,一味忍受是懦弱和缺乏生存能力的表现。我也不希望孩子将来凌驾于别人之上,害怕吃亏的心态会让孩子长大后失去更多,豁达和宽广的心胸会让孩子拥有更加健康的人格,更适应社会。面对纷争,需要学会自我保护,并学会换位、理解和宽容,有时退一步换来的是双赢,当然也有一个底线,那就是自尊和基本权利不被侵害,所谓“威武不能屈”,如果遇到恶意地侵害,我们也应该据理力争,必要时予以还击。
我想铂然的表现在于:模仿。这再一次证实了电视对于孩子的负面影响。姥爷是个电视迷,一般情况下电视不关机。电视里关于战争、武侠的题材对铂然影响颇深。平时里铂然也喜欢剑啊,枪的,有事没事就摆出个几个招势来。绘本里关于动物间弱肉强食的主题也渗透其中,平时专注绘本内容解释描述得多,全面引导得不够。个性上,铂然性子急躁、倔强,不太懂得处理自己的情绪,男孩子的攻击性又比女孩子来得要强。加上正值自我意识膨胀的叛逆期。
这个时期的铂然需要大人更多的耐心和引导,我会和他一起走过成长的每一步。
顺便来一个投票,欢迎亲们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