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梅帅元:最大的遗憾就是把王潮歌和张艺谋弄到一起了
(2013-06-20 17:50:51)最被认为可以和印象公司“铁三角”相提并论的是梅帅元。他是前广西壮剧团团长、《印象·刘三姐》的创意者和制片人。离开阳朔之后,他没再跟王潮歌、张艺谋和樊跃合作。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郑州、开封、呼伦贝尔、泰山、井冈山、张家界、都江堰总共做了8台实景演出。
2011年4月的一个晚上,我们在北京望京的一个居民小区见到他。他刚刚从香港回来,第二天一早还要到河北承德去看项目。当地政府投资2个亿,找他做一台《康熙大典》,他做总导演,于丹做顾问。聊天的时候他接了两三个电话,一个是他的财务顾问打来的,一个是台湾长途。已经开始有台湾和越南的人找他,希望在当地做实景演出。
“这几年累得我,根本忙不过来。”梅帅元挥挥手,闭上了眼睛。
“这几年实景演出这么火是有原因的。”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分析说:“第一,它的投资门槛小,一般七八千万到1个亿就能投一个项目。第二,它是个民生工程。第三,地方政府有社交平台的需要。第四,它有房地产和其它联动项目。”
又过了一会儿,他忍不住告诉我们说:“云锋基金的虞锋正在找我,也想投我。我这不是去香港了么,还没来得及见面。我也不急,拿钱不见得好。”
梅帅元是真不急。这几年,包括高盛、摩根等投资机构都找过他。IDG最早就曾经想收购《印象·刘三姐》。他甚至曾经和弘毅签署了保密协议,已经开始做尽职调查,经理人、财务总监都派驻梅的公司了,但最后关头他还是放弃了。
“我还没有想好。我觉得上市干嘛啊,挺累的,我又不缺钱。上市唯一的目的就是做行业老大,拿钱并购更多的东西。但是上市也是双刃剑,你看宋城集团上市了吧,前几天他们老板还打电话,要跟我谈谈,我说你着什么急啊,他说一堆钱放在那不知道往哪投,不知道干嘛。”
梅帅元是编剧出身,早年间在广西文坛曾经和鬼子等作家过从甚密。他有谦谦君子的风度,还有点艺术家懒洋洋的范儿。他非常小心,在谈到王潮歌、张艺谋和樊跃的时候,一点也不肯松口。夜深了,我们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他叫助理关了声音,屏幕上是他骑马驰骋呼伦贝尔草原的画面,字幕写着:中国实景演出的守望者。
他沉默了。
我们问他:“这十几年做同一件事情,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他很诚实:“最大的遗憾就是把王潮歌和张艺谋弄到一起了。当初王潮歌是我找来的执行导演,张艺谋来了以后弄到了总导演。我等于是他们的一个超级人力资源。出于我自己的原因,给自己在市场上制造了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这在商业上是不对的。”
梅帅元还从阳朔学到了另外一样东西。他本是“实景演出”的创意者,但是《印象·刘三姐》之后,他和“铁三角”再未合作,“铁三角”单独成立的以“印象”命名的公司也从未邀请他加盟。
阳朔之后,梅帅元散淡随意的个性和处事方式并未改变。为了继续做实景演出,他成立了六七家公司,有搞舞台制作的,有做视频的,也有做衍生品的。有风投建议他,早点儿整合公司的产权关系,为将来上市做准备。他连这个都嫌麻烦,“想买一些股份过来,也不知道股东愿不愿意。比拆迁还难”。不过,他倒是非常坚持一件事情:凡是他梅帅元的核心创作员工,都以类似华谊导演工作室的形式签约旗下,禁止再为别的竞争公司服务。
梅帅元本来不想上市。他50多岁的人了,也不缺钱,就懒得折腾。不过最近越来越多的人跟他说,要上市做航空母舰,可以收购对手。他还真有点儿心动。这里头也不知道有没有点儿别的苗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