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者的颂歌——二十冶建设宝钢1800冷轧工程纪实
(2008-12-10 21:45:38)
标签:
杂谈 |
2005年6月底,承建宝钢1800冷轧工程的二十冶的建设者们将陆续撤离工地。
许多人站在这片奋战了近3年,曾经辛勤耕耘、洒遍热汗的工地上,凝视着自己亲手建成的这座年产80万吨高等级汽车板及家电板的现代化冷轧厂,脚下好像生了根,依依不舍,久久不愿离去。
是啊,2002年9月26日,当建设者开进冷轧建设工地的时候,已是秋风送爽。自从建设者们来了,从此这里桩声震震,车轮滚滚,机器轰鸣,劳动的号子此起彼伏……
而今,这里又恢复了平静,眼前,高大的厂房巍然耸立,曲折蜿蜒的管道,纵横交错的通廊,四通八达的道路,把酸轧、连退、1、2#热镀锌、酸再生、精整等各大机组连成一片。近三年中,建设者们挖土方80多万立,浇灌22万立混凝土,制作、安装2.6万吨钢结构,安装机、电设备3.5万吨设备。二十冶的建设者们,在宝钢这块热土上,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图画,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乐章,让我们一起沿着建设者走过的足迹,一起高唱这首冷轧建设者的颂歌吧。
(一)
总投资65亿元人民币的宝钢1800冷轧工程是宝钢股份“十五”规划项目的重大施工项目,是宝钢实施精品化战略的重要部署,是宝钢为了更好地满足冷轧板带的市场需求,优化调整宝钢产品结构,增加深加工能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重拳。也是宝钢首次和日本新日铁、法国阿赛洛公司强强联合以生产高等级冷轧板为目标的现代化生产线,建成投产后的名称是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
二十冶承建的宝钢1800冷轧Ⅰ、Ⅱ标工程包括: 1区(酸洗-轧机跨,磨辊间,乳化液间)、2区(连续退火跨,成品库)、3区轧后库和6区(原料跨,3跨成品库)、4区(1#热镀锌机组、2#热镀锌机组)、5区成品库。1#重卷检查机组布置在成品库内,3#重卷(纵剪)检查机组和4#重卷(横剪)检查机组布置在原2030车间内,厂房总长530米,宽288米。
有着“轧机之秀”美誉的二十冶广大职工,面对建筑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把以往南征北战的光荣历史翻过去,挺起胸膛,迎接新的挑战。二十冶人把宝钢冷轧工程称之为“生命线工程”、“再创辉煌”的工程。建设公司总经理助理、项目经理李长江带领的项目部一班人曾高速、优质地建设成宝钢1550冷轧工程,2030新增热轧酸洗板工程,有着丰富的施工项目管理经验,在宝钢业内有着良好的口碑,全公司十余家单位协同作战,全力以赴,誓按合同节点优质建成宝钢1800冷轧工程。
(二)
2002年9月26日,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四台打桩机一字排开在蓝天的映衬下似威武的战士更显着意气风发,让人为之心悦,迎风飘动企业标志旗,天蓝色压型板围栏上醒目的企业视觉标志,预示着二十冶将已全新的姿态、更高的追求进入宝钢,展现二十冶风采。同时提出了:“服从业主、尊重监理、信守合同、打造精品”的响亮口号,创立了二十冶全新的施工理念,随着宝钢领导下达的打桩令,四台桩机声和前来助阵的公司威风锣鼓队齐鸣响彻云天,这片原养鹿厂的土地从此有了新的归宿,此起彼伏桩锤声奏响了宝钢第四个冷轧厂1800冷轧工程施工序幕,帷幕拉开,正戏开演。
承担桩基施工的金结分公司1800冷轧工程项目部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情况下,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对业主负责的精神,克服了超长82米PHC桩施工经验的不足的困难,施工5个月,累计施打各类桩材10469套,创下了断桩率、桩头破损率控制在了远远低于业主要求的指标之内,实现了项目部提出的“超三期、超一钢”的质量目标,赢得宝钢有关领导“创造了奇迹”的赞誉,取得了1800冷轧开工以来的首个开门红。
成功的背后,有着金结打桩队工人师傅们付出的艰苦劳动,同时,也证明项目部组织协调科学化管理的正确性,领导重视,严格管理,苛求质量,项目部要求打桩班组不要单纯注重施打数量,而应注重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摸索出打桩经验,项目部技术人员和宝钢技改处及监理公司一道,及时总结有效减少断桩率及桩头破损率的控制措施,使影响施工质量的各个因素时刻处于受控状态,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在施打过程中,采取质量人员旁站及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监控,落实班组责任,断桩率与桩头破损率与班组效益挂钩,为了保护桩头,项目部要求施工班组桩帽内径必须大于桩径10毫米以上,桩帽内纸垫厚度不小于120毫米,小于要求厚度的要及时更换。由于受桩位图的影响,致使桩机开工率明显不足,直接制约了合同工期的实现,二十冶项目部领导变被动为主动上门与设计院联系,确定桩位安排施打。2002年年底,随着桩位图的到达及Ⅱ标现场施工条件的满足,桩机数量逐步递增,最多时达到15台,高峰时每天打桩100余套,场景甚是壮观。
(三)
市政分公司在全厂的土方挖填工作中,在项目经理徐勇的带领下,上下一条心、全力保工期,为保证长98米、宽77米,最大挖掘深度13.6米,普遍开挖深度为10.1米及8.6米的大型基坑的土方开挖,针对施工区域位于上海最弱的软土地基、基坑落差大,周边桩多,割桩、运桩量大等施工困难,科学组织配备劳动力、机械,制定出周密的施工措施,他们采用50多块路基箱做支撑接力挖土,二级倒运,调集了近40台土方车和20台套重型设备,80余人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由于基坑下均有大量的PHC桩,给挖掘机的挖土工作面十分狭小,驾驶员稍不小心就会碰断周边管桩,市政项目部技术人员每天在现场办公,根据图纸有针对性进行技术交底,事先预定好挖机的作业面,派专人在有桩位的地方插上小红旗警示,每天如此这般竟然没有碰断一根桩,实属不易,有人开玩笑地说:“干这活比考证都难”。大面积开挖后,裸露出来的PHC桩极易折断,为增强其稳定性,他们采用脚手架将桩相互连接成整体,在基坑边坡的桩迎土面他们采用人工挖土卸荷的方法,减少桩的水平侧向力,保护了成品质量,他们不断总结施工经验,从而保证基坑的挖填进度,满足项目部节点的要求,为土建全面开始施工创造了条件。
宝钢质量监督站在对市政分公司承担的18、19、20段天井管廊选取19个点进行抽查,点合格率为100%。宝钢技改处先后在四、七月两次组织宝钢“十五”规划项目参战单位在市政承建的工地召开质量现场观摩会,被称为“二十冶干的工程是经得起检查,过得硬的工程”,该公司还曾连续两次获得由建设公司工会和宝钢冷轧工程项目经理部联合组织的“冷轧杯”优胜单位流动红旗。
(四)
随着土方施工的结束,2003年4月1日1800冷轧心脏部分酸连轧土建具备开工条件,这是让项目部领导挺头痛的一块,如能安全、保质完工,对整个工地的土建施工将有全面的带动作用,建筑分公司接受任务后,针对轧机第三块、四块处在酸连轧机的核心部分,底板平均深度负10米,最深处达到负13.5米,底板厚度达1.5米,砼量大,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项目经理李哲峰、总工杨勇、副经理姜志勇等机关干部轮流跟班,技术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出大体积砼作业方案,他们合理选择泵车的站位以及搅拌车的进场路线,并确定了输送泵管的安装、拆除路线,为保证3500立方米砼的连续浇灌,作业人员连续奋战50多个小时,顺利地完成此次大体积砼的浇注,在酸连轧施工中,他们累计绑扎钢筋4960吨,浇注结构砼44200立方米,支摸板88400平方米,为轧机底板以上部分施工创造了条件。
建筑分公司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1800冷轧施工中,他们克服了“非典”给施工带来的困难,战高温,斗酷暑,全力以赴保节点,为钢结构安装赢得了宝贵时间。2003年6月24日,冶金工程质量监督站对二十冶承建的宝钢1800冷轧Ⅰ、Ⅱ标土建工程质量综合评价为:“1800冷轧工程质量是好的、起点是高的。”
(五)
“1800冷轧工程结构安装干得太艰难了”。2.6万吨钢结构要在6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谈何容易。2003年6月14日第一根厂房柱子开始吊装到8月31日累计完成2065吨,而钢结构总量为2.6万吨,按照总进度要求,年底必须基本完成,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在建设公司施工历史上是空前的,项目部和金结分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根据当时的统计资料显示,到8月底厂房钢结构制作量已完成1.6万吨左右,是什么原因造成结构上不去呢?9月5日,由宝钢投资处、1800冷轧项目组、监理公司、二十冶等8人组成了调查组对1800冷轧厂房钢结构吊装现场进行了调查,造成厂房钢结构上不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设计变更多,两周内就有50多个设计变更问题,二是现场无设计服务人员,三是设计接口衔接差,四是结构制作任务分配厂家多,造成现场拼装量大,五是金结分公司安装力量准备不足。
为此,项目经理部从加大指挥、协调能力入手,教育参战职工牢固树立必胜的信念和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多次召开结构安装专题会,商讨对策。组成了项目总工具体负责钢结构的管理,工程部、质检站有专人负责现场协调、检查。金结分公司领导班子坐阵现场解决问题,及时调整分配制度,保证职工多干多得,另外从其他施工点聚集施工力量,由原来的3个施工班组,增加到6个班组,近120多人,在结构安装高峰期间,施工人员达到了170余人,节日安装工人每天早7点到晚7点奋力拼抢。为确保四季度完成2万吨的厂房钢结构制作、安装量,金结项目部把一区到六区的厂房结构安装细化为82个节点,每天有专人负责统计安装量,施工班组把9、10、11月份定为结构安装的后墙,充分利用好现有的200吨、150吨、60吨塔吊等大型吊装设备,结构制造厂家依据金结分公司提出的安装计划,最大限度满足现场需要,这些都有力地加快了结构安装进度。
建设公司根据1800冷轧钢结构主体安装的严峻形势,多次在工地召开推进会,对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各单位积极为金结安装钢结构让路,金结项目部细化节点,落实承包,领导干部分块包片,全力组织协调好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建设公司总经理李勇、党委书记史占福等领导也曾多次到现场勉励大家再接再厉为二十冶的信誉而战,如期实现12月15日宝钢十五规划项目重大节点,第一片轧机牌坊的吊装。
(六)
每当翻开我的03、04年剪报本,笔者能深深的体会到,工人师傅们给我的感动。如同金结干结构难一样,机、电装接下来的日子也不好过,工人们从进入1800冷轧工地那天起,就没有按时下过班,且这一干就是几个月,机、电装两家单位针对1800冷轧工程四条机组同时施工,分别采取对策,积极应对,前期结构安装遇到的困难还没有消化,设备滞后、工期紧迫接踵而来,为此,建设公司在2004年3月16日,举行1800冷轧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承包协议签字仪式,建设公司总经理助理项目经理李长江代表发包方分别与机装、电装、检修协力分公司三家承包单位在协议书上签字。党委书记史占福强调:公司上下要为这项重点工程开通“绿色通道”。
1800冷轧工程能否优质高速建成关系到二十冶能否从平移延伸式发展转向创新提升式发展,从这个层面上看问题,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二十冶的生存发展才是大问题。上上下下应该求大同,存小异;顾大局、识大体。现实是摆在机、电装、协力面前的是大小11条机组,7条主要生产机组设备安装量就达3.2万吨,管道170680米,电气设备12864吨,电缆2859公里。这么大的工程,设备安装工期仅有16.5个月,困难是不言而喻的,由于1800冷轧是和日本、法国三家合资建造,业主要尽快收回投资,宝钢集团、宝钢股份领导又要求工期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前15天以上建成1800冷轧工程,以适应世界钢铁市场的竞争。工程量如此之大,施工周期短,施工场地狭小、空间紧张,设备供货滞后、设计图纸变更多,加之劳动力不足都直接制约着施工总进度的完成,特别是连退机组靠常规施工已经不可能满足节点要求,极为严峻的施工形势,在宝钢建设史上也是仅此一例,建设公司高层领导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处境堪忧。
成败在此一举,在1800冷轧工地,决战100天的架势已经拉开,每天都是大干、每周都有考核、每月都有动员,就是要从思想上、行动上唤起参战的干部职工的忧患意识,对不容乐观的施工现状有所警觉。与此同时,项目经理部也及时加大了现场管理和组织协调力量,科学安排、合理优化施工工序,分标段、分区、分片管理,明确节点目标,各专业项目部分阶段细化施工节点,落实承包兑现,广大干部职工以业主至上,服从全局的意识和拼搏在岗位,奉献在宝钢的实干精神,使工程进度全面提速,目标只有一个,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必胜信心,交出一份让业主满意的答卷,证明二十冶的实力,挽回二十冶的脸面。
“确保节点、捍卫荣誉”在1800冷轧工地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已。
在酸轧机组施工中,机、电装克服了场地狭小、工期紧、设备量大、设备供货滞后以及非典、高温等带来的困难,累计完成机械设备安装8200吨,安装各类介质管道35公里,各类主要电气盘柜662台,敷设电缆785公里,变压器23台,传动电机418台。
该机组自2002年9月26日打下第一根桩开始,二十冶确保了2003年4月15日挖土,7月1日厂房钢结构安装,2003年9月15日安装行车,12月15日开始安装轧机牌坊等重大合同节点的如期完成,2004年11月15日,宝钢1800冷轧酸洗机组穿带成功,开始进入冷运行试生产阶段,它的建成标志着经过二十冶广大职工25.5个月的艰苦奋战,比计划工期提前3个月建成。
连退机组受设计、设备等方面影响,累计脱期2.5个月,严重影响了该机组穿带冷运行重大施工节点的实现,这是机装在1800冷轧设备安装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按期完成连退机组的施工对整个1800冷轧工程建设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证明二十冶施工能力的一个绝好的机会,建设公司召开7.31动员会后,机、电装分公司千余名职工以抢险救灾精神,变压力为动力。施工中,机装从内部挖潜,分别与14个施工班组签定了保节点协议书,明码实价,每周对“保质、保量、保安全”完成任务的班组及时兑现,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决战100天,确保任务如期完成拼抢的积极性,使工程进度明显加快。
电装分公司承担的连退机组,电气安装总量约5000万,其中电缆桥架19265米,变压器26台,电气盘柜718块,电缆920公里,各种电机632台,传感器832个。他们在拼抢工期的同时,注重施工质量的提升,“超三期、超一钢”是业主对“十五”规划建设项目的质量总要求。电装分公司1800冷轧施工部审时度势、统一思想,他们从该机组开工伊始,就制定出一系列措施,主要有:1、制定创优规划,分解创优目标,落实单位工程创优责任人,明确奖罚规定;2、制定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3、严格执行51个项目施工的内控标准(高于国标);4、制定了电气室、操作室成品保护规定;5、加强自检专检力度,定期检查;6、加强施工技术员和班组长的学习培训;7、施工前结合图纸与实际进行核对,与设计单位紧密配合。
观念决定行为。在施工中,他们不等不靠,主动工作,克服了电气室设备安装场地狭窄、变压器返厂整修、电缆竖井的增加、电缆路径的更改等实际困难,使安装质量整体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宝钢监理公司现场总监缪国兰说:通过现场监理多次对盘柜安装的垂直度,电缆桥架立柱的垂直度及桥架层间间距的数据检查结果,均达到了100%的合格,这充分说明电装分公司的质量体系在本项目施工中得到了有效地运行。
2004年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宝钢技改处组织有关单位在二十冶召开连退机组电气施工质量观摩会,专家们给予一致好评:“二十冶下了功夫,干得不错”。
(七)
在机装分公司施工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项目部领导果断决策引进检修协力分公司,项目部原决定将2#热镀锌给协力干,后决定将1#热镀锌机组交给他们,因为1#热镀锌机组要比2#热镀锌机组工期提前3个月,检修协力分公司上下顿觉压力颇大,说到这让笔者多唠叨几句,检修协力分公司一直在宝钢厂内负责各厂的设备检修,承担在建工程是该公司成立以来头一次,但他们也有别人没有的优势,常年的检修工作实践,熟悉宝钢推行的标准化管理模式,也炼就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检修队伍,这次把他们引进来,说得夸张点有“救火”的味道。同时,也有检修协力分公司领导不断适应市场形势变化,勇闯市场的一种魄力。
没干过不等于不会干,检修协力分公司的前身就是从机装分公司拨离出来的一部分人,接受任务后,他们立即着手施工条件的调研,当时的现场情况是,困难比预想的大,厂房结构未封闭、无行车,设备根本不具备安装条件,其次是设备供货情况十分不理想,设备总重近7000吨,36000多米各种介质管道,设备安装总工期为8个月,可安装时间过了5个月只到了一些零星设备,大部分设备要等在八月份才能陆续到,留给安装的时间少而又少,时间对于协力人来讲就如同似生命考验,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们积极应对,将剩余不多的时间组织分配为五个阶段实施,面对堆积如山的图纸,项目经理李忠厚组织技术人员边干边消化,2004年2月20日拿到图纸,3月1日进厂干活,协力人就是这个速度,原来是等厂房封闭等行车,不具备条件施工,等厂房封闭完行车投入使用后,除了仓库有少量设备大部分设备又进不来,已经到的少量设备经不住干,没几天又不得不停下来等设备,等到大部分设备进来了,工期只剩下2个月了,2个月时间内,要将剩余的3千多吨设备,近2万米管道安装完,想都不敢想,别说信心了,困难再大,大不过企业的信誉。一车间小分队在辐射管安装中,采取特殊工艺方法,把辐射管4个一组进行吊装,只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原本需13天的工作量,提前了完成了230个辐射管安装任务。充分估计安装中将会遇到的困难,不打无准备之仗,在炉子衬板施工中,他们提前和制造厂家协商,多供应一些素材钢板,安装中发现衬板有问题时,现场就地修配改,避免反复找厂家扯皮,延误工期,大大地加快了施工进度。炉辊、减速机、马达的找平找正是个耗费时间、急不得的事,如何加快施工进度?他们把协力分公司的技术骨干集中起来来个大会战,他们采取定价,加大承包力度,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原本需一个月的任务,仅用12天就出色地完成,为炉辊的马达单、带辊试运行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1#热镀锌机组施工过程中,工期自始至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安全、消防、质量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他们把购置的双扣安全带,无偿提供给外协单位。购入60多个灭火器,专职安全员每天巡回检查,杜绝事故隐患。由于受专业性质的制约,在1800冷轧大干的同时,协力各车间既要满足1#热镀锌机组的施工,还要不遗余力地保证宝钢各厂的年修、定修和日常检修。协力人的行为,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深得宝钢有关领导的赞许:“每想到协力公司干得这么好”。宝钢1800冷轧项目组朱进兴部长笑称:“协力公司干完这个工程,无形资产增加一千万”。
(八)
(九)
寒暑几易,如今建设者终于迎来了高等级冷轧板的轧制成功,源源不断地投放市场的激动人心时刻,他们在宝钢建设的蓝图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谱写了一曲团结协作,顽强拼博的凯歌,让我们一起记住机装、电装、协力、建筑、市政、金结、宁波、特种、海南、民建、商品砼、制造、动力分公司等单位的名字,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