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以及计提范围
(2014-04-14 13:42:59)
标签:
固定资产教育 |
分类: 会计职称考试 |
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应根据固定资产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生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都要计提折旧,对此,下面我们就首先来学习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以及计提范围: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
①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
②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④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确定寿命时考虑一下因素:①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②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的侵蚀等。③无形损耗,如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④法律规定使用的限制。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第一,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第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②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③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对此,了解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