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用政策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2014-03-13 11:27:03)
标签:

信用政策

分类: 会计职称考试

  信用政策和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应收账款水平的主要因素,信用政策和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应收账款水平的主要因素。为了确保企业能一致性地运用信用和保证公平性,必须明确地规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期间和折扣条件。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信用政策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间、现金折扣政策和收账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信用标准的确定。

  (一)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代表公司愿意承担的最大的付款风险的金额。

  在决定是否给予顾客信用时需要考虑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如果公司执行的信用标准过于严格,可能会降低对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客户的赊销额,因此会限制公司的销售机会。

  第二,如果公司执行的信用标准过于宽松,可能会对不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的客户提供赊销,因此会增加随后还款的风险并增加坏账费用。

  信用标准的制定:

  在收集、整理客户的信用资料后,即可采用“五C”系统分析客户的信用程度。为避免信用评价人员的主观性,在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具体可以采用多项判断法,其具体步骤有:

  (1)设立信用标准。

  首先查阅客户以前若干年的信用资料,找出具有代表性、能说明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的比率,作为评判信用风险的指标,然后根据最近几年内“信用好”和“信用差”两个客户相同比率的平均值,作为评价该客户的信用标准。

  (2)计算客户的风险系数。

  利用各客户的财务报表,计算这些指标,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其方法是:若某客户的某项指标等于或低于最坏信用标准,则客户的风险系数增加10%;若某项指标介于好的信用标准与差的信用标准之间,则客户的风险系数增加5%;若某客户的某项指标等于或高于好的信用标准,则客户的风险系数为0,即无信用风险。各项指标比较后,即可累计客户的风险系数。

  (3)风险排序。

  企业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出各客户的累计风险系数,即可按风险系数的大小进行排序:系数小的排在前面,系数大的排在后面,由此便可根据风险程度由小到大选择客户。

  (二)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指销货企业要求赊购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由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两个要素组成。

  (三)信用期间

  信用期间是指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例某企业允许顾客在购货后的50天内付款,则信用期为50天。

  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例如,某企业允许顾客在购货后的50天内付款,则信用期间为50天。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信用期放长,对销售额增加固然有利,但只顾及销售增长而盲目欲宽信用期间,所得的收益有时会被增长的费用抵销,甚至造成利润减少。因此,企业必须慎重研究,规定出恰当的信用期。

  信用期的确定,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人和成本的影响。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影响;与此同时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可以延长信用期,否则不宜延长。如果缩短信用期,情况与此相反。

  其中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金成本率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

  (四)折扣条件

  折扣的表示常用如“5/10,3/20,n/30”这样的符号。

  企业信用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使企业在现金流和收益率上实现最大化,主要表现为:科学地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持有水平和产生坏账的风险降到最低,提高现金流动速度;实现最大限度的信用销售。企业信用政策更进一步的目标是通过信用政策的实施实现企业的销售战略和客户关系管理战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