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货币资金的核算
(2014-02-20 10:27:36)
标签:
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货币资金教育 |
分类: 会计职称考试 |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都属于非货币性资产;货币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预付账款是企业因购货和接受劳务,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核算过程,下面我们就来解析关于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货币资金的核算。
一、预付账款的核算: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或劳务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的账款。为了加强对预付账款的管理,一般应单独设置会计科目进行核算,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货款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
二、应收账款的核算:
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应该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在“长期应收款”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发生应收账款时,按应收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手续费收入”、“保费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1)收回应收账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2)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收回代垫费用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4)“应收账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预收的账款。
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在没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按应收的全部金额入账。
三、应收票据的核算: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应收票据按其是否带息又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不带息票据的到期值等于面值;带息票据的到期值等于其面值加上到期应计利息。
(一)收到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应收票据贴现和背书转让的账务处理
1.应收票据贴现
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1+票据利息率×票据期限)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2.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财务费用(贴现息)
贷:应收票据(适用于满足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情形)
短期借款(适用于不满足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情形)
(三)应收票据到期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四、货币资金的核算:
一、现金的核算
二、银行存款的核算
(一)银行支付结算方式
(二)银行存款业务的账务处理
1.银行存款账户的开立
一个企业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2.银行存款的核算
有确凿证据表明无法收回的银行存款,应当根据企业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3.银行存款的对账
“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若有差额,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若没有记账错误,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应相等。
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存在未达账项。发生未达账项的具体情况有四种:一是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二是企业已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三是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四是银行已付款入账,企业尚未付款入账。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并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记账依据。对于未达账项,无须进行账面调整,待结算凭证收到后再进行账务处理。
三、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
最后大家应该清楚:应将预付账款作为非货币性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预付账款不符合货币性项目的定义,其代表的是已经支付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