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比较: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和流动资产周转情况
(2014-01-22 10:46:30)
标签:
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教育 |
分类: 会计职称考试 |
固定资产周转率: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 营业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是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的是全部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通过下面的文字来具体了解关于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和流动资产周转情况。
一、流动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本章下同)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期(天数)=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营业收入 其中: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公式中的应收账款包括会计核算中“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
②如果应收账款余额的波动性较大,应尽可能使用更详尽的计算资料,如按每月的应收账款余额来计算其平均占用额。
③分子、分母的数据应注意时间的对应性。
(2)存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或销售成本,本章下同)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期(天数)=平均存货余额×360/营业成本 其中:
平均存货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2
①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存货变现速度快,周转额较大,资金占用水平较低。
②在分析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周转率时,应注意存货计价方法的口径是否一致。
(3)流动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期(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其中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数+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数)÷2
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从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来看,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越少,表明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和销售各阶段时所占用的时间越短。
二、固定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固定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是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其中: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
注: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净额-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越充分,同时也能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反之,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不高,则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企业的运营能力不强。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等于相对扩大资产投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要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