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分析净现值法
(2013-07-10 16:10:02)
标签:
净现值法 |
分类: 注册会计师考试 |
净现值法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算出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它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对此,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净现值法,才能够准确的去应用这个知识点。下面就赶紧来学习一下净现值法的相关知识点吧!
1、净现值法的优缺点:
(1)净现值法的优点:
a、使用现金流量。公司可以直接使用项目所获得的现金流量,相比之下,利润包含了许多人为的因素。在资本预算中利润不等于现金。
b、净现值包括了项目的全部现金流量,其它资本预算方法往往会忽略某特定时期之后的现金流量。如回收期法。
c、净现值对现金流量进行了合理折现,有些方法在处理现金流量时往往忽略货币的时间价值。如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
(2)净现值法的缺点:
a、资金成本率的确定较为困难,特别是在经济不稳定情况下,资本市场的利率经常变化更加重了确定的难度。
b、净现值法说明投资项目的盈亏总额,但没能说明单位投资的效益情况,即投资项目本身的实际投资报酬率。这样会造成在投资规划中着重选择投资大和收益大的项目而忽视投资小,收益小,而投资报酬率高的更佳投资方案。
在净现值法的基础上考虑风险,得到两种不确定性决策方法,即肯定当量法和风险调整贴现率法。但肯定当量法的缺陷是肯定当量系数很难确定,可操作性比较差。而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则把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混在一起,并据此对现金流量进行贴现,不尽合理。
另外,运用由CAPM模型确定的单一风险调整贴现率也是不合乎实际情况的,如果存在管理决策的灵活性措施,用固定的贴现率计算净现值就更不准确了。
2、净现值法的计算
净现值=未来报酬总现值-建设投资总额 NPV=∑It /(1+R)-∑Ot /(1+R)
式中:NPV-净现值;It-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Ot-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R-折现率;n-投资项目的寿命周期
3、净现值法的原理
净现值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假设预计的现金流入在年末肯定可以实现,并把原始投资看成是按预定贴现率借入的,当净现值为正数时偿还本息后该项目仍有剩余的收益,当净现值为零时偿还本息后一无所获,当净现值为负数时该项目收益不足以偿还本息。
东奥小编在上述内容中,为大家从净现值法的优缺点、基本原理以及计算公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可以让大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净现值为正值,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净现值是负值,投资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