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946年萨特还出版了哲学著作《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可以说《死无葬身之地》与这本哲学著作是一部同的方式向我们展现同一种存在主义思想。
1、对于选择的理解
2、对于人道主义的理解
3、对于人之为人的理解
队长让的处境让我感觉是这家自己将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两难和孤立的地位
对于小剧场舞台表演形式交互感的体验:黑暗中只听见机枪扫射的巨响,最后当暗红的灯光再次亮起时,每一个观众都会看到舞台上离我们咫尺之隔军警们正用机枪指着自己;当15岁的小男孩弗朗索瓦前前后后奔跑全场大声呼喊“救命啊!谁能来救救我!”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在面临着一种心灵的拷问;想起了去年看的《红尘》,女主人公面对观众自言自语道“我是坏人么?”的时候,实际上他已经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还有去年看的《爆米花》,那个杀人狂面对摄像机说道“如果有观众收视率持续增高,他就会在这个现场杀死屋里的所有人,是观众们让我杀死他们的……”,而那一刻,在座的每一位观众都能够通过投影到后面白色背景上的现场摄像看到自己张大并充满期待观望着的眼睛……
内容过多,先出个框架,明日续写……(我最近正在重温《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绪万千阿)
前一篇:再次参加答题活动…
后一篇:春季传统——玉渊潭赏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