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斌印象(围棋与扬州11)
(2008-12-19 20:47:32)| 分类: 围棋与扬州 |
当今扬州棋坛新人辈出,活跃在围棋一线的棋手有数十人。
围棋教学遍地开花,扬州大市范围内的围棋教室、棋院、道场有几十个,从事围棋教学的教师有上百人,学员有数千人。我与一线棋手和围棋教师都有过或多或少的接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的是韩斌。韩斌也开了一个,名字就叫《韩斌围棋教室》。
这个很深的印象主要缘于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棋下得好。他是近二十年来获得扬州市围棋冠军和棋王称号最多的棋手。2008年扬州市举办有史以来奖金最高的围棋王比赛,他在64强赛中9战全胜,在本赛和决赛中8战7胜,当之无愧众望所归地捧回《棋王》匾。随后他参加全国晚报杯江苏扬子晚报围棋选拔赛入选。这是我市棋手第一次获得参加《晚报杯》这一全国业余围棋最高水平的比赛资格。围棋是一个胜负的世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其残酷的一面。韩斌在棋盘上的胜利,是他在棋盘外流淌了多的少滴汗水、花费了几多心血、面对着若干次的失败换回的。
另一个原因,缘于一次谈话闲聊。
最近十多年扬州每年要举办几次围棋定段和升段比赛,参赛的小棋手的教练和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晋级,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每次比赛都有人找我们,希望利用规程中的缝隙开个门让孩子如愿以偿。
但是,韩斌从来不找我们。
有一次在闲谈中我问韩斌:“从来没有看到你找我们谈过那档子事?”,他用很平缓的语气说出了下面这样一段话:“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晋级,他会从中获得无比的快乐,如果我们通过棋盘外的方法和手段让他晋级,那就是我们剥夺了孩子的快乐,这是一件既不道德又很残忍的事。”
听此语我默然许久。我第一次听到有人用这样的逻辑来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在我的心灵深处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这使我想起《围棋天地》上刊登过的一篇扬州罗玉勤先生写的文章《围棋是大写的》。我们有许多人在思考这个问题,在围棋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在普及与提高的矛盾中,棋品在人格的重塑上应当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是我们棋界同仁无法回避的。而韩斌的这句话用如此充满哲理的语言,一下子说到了问题的要害之处。言简意赅如醍醐灌顶也。
最后一个原因,是他在围棋教学中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尝试。
在当前遍地开花的围棋教学中,师资的来源几乎无一例外地聘用棋力高强的棋手。曾经获得过市赛前几名的棋手,成为各围棋教室争相聘用的“香饽饽”。这样的教师在围棋教学培训中,对于提高班、高段班、研究生班,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生员最大的一块启蒙教学中,优势却并不明显。我们不少的教师都感到围棋的启蒙教学是最难的。
2006年暑假前,韩斌将一张《招聘围棋教师广告》贴到扬州大学师范学院的大门口。他在广告中说明,招聘围棋教师的第一个条件,是不会下围棋。不会下围棋的大学生先当学生,后当先生。他们的工作是一边学围棋一边教围棋。不会下围棋是一张白纸,启蒙教学是他们的强项,他一下子招来十个大学生,经过近一年的试行,现在留下五个大学生。这一尝试的核心内容是优势互补,其做法令人耳目一新,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令人钦佩,为扬州的围棋培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在这一个尝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韩斌把教学质量放到高于经济效益的位置上。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能有这样的考虑,实属难能可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