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轮精彩辅导,营养鸡汤啊!”

湖北中本营养师网汉口报道(通讯员付玲丽)10月12日周六晚,中本营养工作室第19次读书会记录暨湖北第55期公共营养师秋季周末班课程辅导(二)在武汉广场写字楼1311室举行,孙光夫老师辅导了《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之第三章“营养学基础”。16名营养师学员参加了营养课程辅导。有学员说:“又是一轮精彩辅导,营养鸡汤啊!”
以下是本次辅导的笔记记录,辛苦整理出来,以飨好学者和偷懒者:
1.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
2.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共六大类。
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 “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4.早在公元前约1100-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时期,官方医政制度将医学分为四大类:(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食)医排在诸医之首,是专事饮食营养的医生,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营养师。
5.《黄帝内经》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原则,可以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膳食指南”。
孙思邈明确提出了“食疗”概念。他认为就食物功能而言,“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
6.lJ指用1牛顿力把(1)kg物体移动(1)m所需要的能量。1kcal指(1000)g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1kcal=(4.184)kJ 1kJ=0.239kcal,1000kcal=(4.184)MJ 1MJ=(239)kcal。
7.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产生的葡萄糖等被吸收后,一部分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前者储存量不大,主要用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后者是骨骼肌随时可动用的储备能源。
8. 1g碳水化合物产生(4)kcal的能量,1g脂肪产生(9)kcal的能量,1g蛋白质产生(4)kcal的能量,1g膳食纤维产生(2)kcal的能量,1g乙醇产生(7)kcal的能量。
9.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成人碳水化合物以占总能量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为宜。
10.成年人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热效应)。
11.因为食物热效应的作用,进食(碳水化合物)可使能量消耗增加5%-6%,进食(脂肪)增加4%-5%,进食(蛋白质)增加30%-40%。一般混合膳食约增加基础代谢的(10)%。
12.能量需要量=BMR×PAL。其中,BMR是指(基础代谢率),PAL是指(体力活动水平)。
13.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 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
14.营养素:是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生理功能、体力活动和健康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一些需要的物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共六大类。
15.必需营养素:营养素中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
16.非必需营养素:除了必需营养素外,另一部分营养素可以在体内由其他食物成分转换生成,不一定需要由食物中直接获得,称为“非必需营养素”。
17.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称为宏量营养素。
18.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量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小,称为微量营养素。
19.营养学:是研究膳食、营养素及其他食物成分对健康影响的科学。
20.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是在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四项内容,即“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备注:2013年新修订的DRIs增加三项:预防NCD的建议摄入量(PI-NCD,可接受的摄入量范围(AMDR),特定的建议值(SPL))
21.膳食指南: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DG)是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国情,教育人民群众采用平衡膳食,以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目的的指导性文件。
22.食物的热价: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也叫食物的能量卡价,也称“能量系数”。
23.基础代谢(BM):是指人体在维持呼吸、心跳等最基本生命活动情况下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BM)=体表面积(m2)×基础代谢率(kJ/m2h或kcal/m2h)×24
24.食物热效应(TEF):是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过去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进食碳水化合物可使能量消耗增加5%-6%,进食脂肪增加4%-5%,进食蛋白质增加30%-40%。一般混合膳食约增加基础代谢的10%。)
25.请分别从动态平衡和内环境的稳态两个角度,简述营养素的功能。
答:动态平衡包括:能量平衡、营养素平衡、水盐平衡;内环境平衡包括:神经系统调节、酶调节、激素调节。
26.简述营养素的主要功能。
答: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的修复、调节生理功能。作为能量来源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素。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的主要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调节生理功能的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作用包括维持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及内环境的稳态。
27.营养是健康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维持人体组织的构成;(2)维持生理功能;(3)维持心理健康;(4)预防疾病发生。
28.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2)满足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需要;(3)增强特殊环境下人群的抵抗力、耐受性、适应性;(4)预防营养素的缺乏与过多及相关的疾病;(5)辅助各种疾病的治疗。
29.综述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答:第一,营养必须通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及其他活性物质发挥作用,讲营养不能脱离食物及膳食。第二,营养素必须通过正常的生理过程发挥作用,讲营养要考虑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及代谢过程。第三,营养的目标是:维持健康、预防疾病、加速康复,总的来说就是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30.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体表面积,(2年龄,(3)性别,(4)激素,(5)季节与劳动强度。
31.影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因素有哪些?
答:(1)肌肉越发达者,活动能量消耗越多;(2)体重越重者,能量消耗越多;(3)劳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能量消耗越多;(4)与工作的熟练程度有关,对工作熟练程度高者能量消耗较少。
1.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
2.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共六大类。
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 “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4.早在公元前约1100-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时期,官方医政制度将医学分为四大类:(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食)医排在诸医之首,是专事饮食营养的医生,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营养师。
5.《黄帝内经》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原则,可以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膳食指南”。
孙思邈明确提出了“食疗”概念。他认为就食物功能而言,“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
6.lJ指用1牛顿力把(1)kg物体移动(1)m所需要的能量。1kcal指(1000)g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1kcal=(4.184)kJ 1kJ=0.239kcal,1000kcal=(4.184)MJ 1MJ=(239)kcal。
7.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产生的葡萄糖等被吸收后,一部分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前者储存量不大,主要用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后者是骨骼肌随时可动用的储备能源。
8. 1g碳水化合物产生(4)kcal的能量,1g脂肪产生(9)kcal的能量,1g蛋白质产生(4)kcal的能量,1g膳食纤维产生(2)kcal的能量,1g乙醇产生(7)kcal的能量。
9.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成人碳水化合物以占总能量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为宜。
10.成年人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热效应)。
11.因为食物热效应的作用,进食(碳水化合物)可使能量消耗增加5%-6%,进食(脂肪)增加4%-5%,进食(蛋白质)增加30%-40%。一般混合膳食约增加基础代谢的(10)%。
12.能量需要量=BMR×PAL。其中,BMR是指(基础代谢率),PAL是指(体力活动水平)。
13.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 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
14.营养素:是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生理功能、体力活动和健康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一些需要的物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共六大类。
15.必需营养素:营养素中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
16.非必需营养素:除了必需营养素外,另一部分营养素可以在体内由其他食物成分转换生成,不一定需要由食物中直接获得,称为“非必需营养素”。
17.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称为宏量营养素。
18.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量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小,称为微量营养素。
19.营养学:是研究膳食、营养素及其他食物成分对健康影响的科学。
20.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是在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四项内容,即“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备注:2013年新修订的DRIs增加三项:预防NCD的建议摄入量(PI-NCD,可接受的摄入量范围(AMDR),特定的建议值(SPL))
21.膳食指南: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DG)是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国情,教育人民群众采用平衡膳食,以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目的的指导性文件。
22.食物的热价: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也叫食物的能量卡价,也称“能量系数”。
23.基础代谢(BM):是指人体在维持呼吸、心跳等最基本生命活动情况下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BM)=体表面积(m2)×基础代谢率(kJ/m2h或kcal/m2h)×24
24.食物热效应(TEF):是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过去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进食碳水化合物可使能量消耗增加5%-6%,进食脂肪增加4%-5%,进食蛋白质增加30%-40%。一般混合膳食约增加基础代谢的10%。)
25.请分别从动态平衡和内环境的稳态两个角度,简述营养素的功能。
答:动态平衡包括:能量平衡、营养素平衡、水盐平衡;内环境平衡包括:神经系统调节、酶调节、激素调节。
26.简述营养素的主要功能。
答: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的修复、调节生理功能。作为能量来源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素。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的主要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调节生理功能的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作用包括维持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及内环境的稳态。
27.营养是健康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维持人体组织的构成;(2)维持生理功能;(3)维持心理健康;(4)预防疾病发生。
28.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2)满足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需要;(3)增强特殊环境下人群的抵抗力、耐受性、适应性;(4)预防营养素的缺乏与过多及相关的疾病;(5)辅助各种疾病的治疗。
29.综述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答:第一,营养必须通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及其他活性物质发挥作用,讲营养不能脱离食物及膳食。第二,营养素必须通过正常的生理过程发挥作用,讲营养要考虑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及代谢过程。第三,营养的目标是:维持健康、预防疾病、加速康复,总的来说就是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30.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体表面积,(2年龄,(3)性别,(4)激素,(5)季节与劳动强度。
31.影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因素有哪些?
答:(1)肌肉越发达者,活动能量消耗越多;(2)体重越重者,能量消耗越多;(3)劳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能量消耗越多;(4)与工作的熟练程度有关,对工作熟练程度高者能量消耗较少。
预告:中本营养工作室第20次读书会暨湖北营养师培训第55期班课程辅导(三)通知
【时间】10月16日(周三)18:30-20:30
【内容】第三阶段课程辅导《基础营养》(中)——三大产热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
【主讲】孙光夫,字和道,湖北中本营养工作室创始人
【地点】汉口武汉广场写字楼1311室湖北中本营养工作室
【预座】027-85714800
【报道】湖北中本营养师网
【交通路线】2号线地铁至中山公园站A出站口出站或轻轨1号线利济北路行至武汉广场写字楼131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