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2009-11-14 08:04:14)
标签:

新西兰

读书节

文化

分类: 所见-所感-所学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今天,带着想想参加了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暨“我的kiwi生活征文比赛颁奖会”。这次活动影响挺大,新西兰总理、中国大使来信祝贺;华裔内阁部长、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到会致辞;还把在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一举成名的易中天专门请来开讲座;而且,“我的kiwi生活征文活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权威性、公允性更高;会上,价值40万元人民币的各类中文图书参与展销,吸引了众多华人朋友的关注与参与。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之外,能在海外这么淋漓尽致地感受中华文化,本身已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今天,这里是华人的天地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剪彩开幕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廖菊华自称是“易迷”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首位内阁华裔部长黄徐毓芳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工党首位华裔议员霍建强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易中天致辞时说,没啥好说的,晚上来听我的讲座吧!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我的kiwi生活征文比赛”儿童组获奖者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我的kiwi生活征文比赛”学生组获奖者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我的kiwi生活征文比赛”成人组获奖者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向奥克兰图书馆赠书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抢拍瞬间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书的海洋
 
现场:首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
易中天教授专题讲座
 
附:想想的参赛征文
   1周年,我的“新西兰记忆”
               ——给南京夫子庙小学杨老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杨老师:
    您好!
    还记得我吗——您远渡重洋的学生想想?您还是那么忙吗?
    今天,我来到新西兰已经一周年了。新西兰,是个非常美丽的国家,也叫“长白云的故乡”。如果您有时间来玩,我可以为您当导游呢!
    我想,您一定最想知道我在这儿的学习情况吧,就像国内的亲戚常在电话里问我的:在新西兰的学习很轻松,是吗?其实,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说不轻松吧——我每天都背着空空荡荡的书包去上学:里面可不像在国内时装那么重的课本,而是只有笔盒、饭盒和球鞋。而且,这里的作业和在中国时是没法相提并论的;说轻松吧——好像也不是。初到新西兰,我感觉自己一下子“掉”进了英语的海洋,连“求助”也不能说中文啊。只有拼命地滑动双桨,才能早日赶超别人的帆船。1年下来,我觉得自己的英语慢慢“开窍”,除了听课、交流之外,前不久看《变形金刚2》时,我还给爸爸妈妈当翻译呢!现在,我还坚持写英语日记——这可不是“作业”,而是我自己乐意的。
    在学校,很多课程甚至没有课本,老师也不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一道又一道的公式,更多的内容是动手、动口以及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上周,学校组织演讲比赛。可能是看我是中国学生吧,老师对我的要求是——比规定时间少讲1分钟。那怎么行!我不但讲足了时间,而且还是脱稿。杨老师,您一定可以想象当时老师和同学们的惊讶表情了吧!但他们哪里知道,我可是准备了好几天呢!
    虽然,这里的作业并不多——一周才布置一次,但电脑和网络是我学习的好伙伴。一放学,我就冲到电脑前,开始一周的“数学挣分”。在网上,有个专门的数学网站,里面有做不完的各种专题的数学题。谁的题做得多,做得好,谁就会成为“大富翁”。有了钱,就可以买各种装备。现在,我的行头可“牛”啦!
    新西兰是个非常美丽的国家:蓝天、白云、绿地、大海……对了,新西兰还是个“羊比人多”的国家,杨老师,您说有趣吗?一次,爸爸妈妈因为要考驾照,出去练车路上拍了很多照片。回来我看了后,忍不住问他们:你们这哪是练车,分明是去郊游!
   新西兰人非常喜欢运动。清晨或者傍晚,阳光下、在雨中,随时可见慢跑的洋人:戴着墨镜,身穿短衫,一副不知疲倦的样子。有时,我还和他们打招呼呢——他们真的很友善!很可爱!橄榄球是新西兰的国球,只有“疯狂”一词才足以表达他们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可惜,我还不太懂怎么玩。
    杨老师,您知道去年圣诞节爸爸妈妈送给我什么礼物了吗?哈哈,是“四大球”——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他们说,希望我多运动,多长个!其实,他们的心愿即使不说,我也知道个八九不离十。这次期中测评表上,体育老师还专门写了一段评语,夸我打球——头脑清醒,占位准确,合作精神强。呵呵,我忍不住要提醒自己不能骄傲噢!
    在中国时,爸爸妈妈总是很忙,尤其是爸爸晚上很少回家吃饭,他们应该也算事业有成吧。但到了新西兰,和我一样,他们都得面对新的挑战。晚上夜幕降临,有时,我在窗前看到他们回家时匆匆的身影,不知怎的,心里不禁充满了辛酸和感动。不过现在,他们陪我的时间更多了——一起享受晚餐时间,一起在车库改造的乒乓球室打球,一起围在火炉边烤火,一起学习并不轻松的英语。今年,新西兰的冬天很冷,但我感受到的却是亲情的温暖。
    来了一年,杨老师,我想中国了,想念您,还有同学们,他们现在应该小学毕业了吧,他们还好吗?还记得我吗?现在,南京正是酷暑的盛夏,而这里却是冷飕飕的寒冬。此时,我想到了妈妈不久前写过的一篇博文《如果能够来回自由地飞》——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飞回中国,飞回南京,飞到您的面前?
     杨老师,可以告诉我您的MSN地址吗?这样,我们就可以“天涯若比邻”了。
     祝您
     永远年轻快乐!
                                                                         您的学生 想想
                                                                         2009年7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