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IY:新西兰人好习惯“肥”了商家荷包

(2009-10-26 08:09:54)
标签:

diy

新西兰

财经

分类: 新西兰见报头条

DIY:新西兰人好习惯“肥”了商家荷包

DIY:新西兰人好习惯“肥”了商家荷包
    DIY:不景气下更受追捧

新西兰人喜欢“DIY”(do it yourself——自己的事自己做),早已名声在外。上房修屋、粉刷墙壁、打理花园、小件修补,似乎会干的活永远多于不会干的。如今在经济不景气的日子,这种特点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曾有人分析说,造成国人如此热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原因,除了天性因素之外,一是由于新西兰的人工费太高,自家的活自己干可以省下一大笔开销;二来新西兰的ACC全民保险制度几乎“无所不包”,让劳动者无形中倍增了底气。

商业巨头抢抓发财商机

然而,真正从新西兰人DIY中受益的还是精明的生意人,“PlaceMakers”“Bunnings”以及“Mitre 10”等商业巨头成为最大赢家。
    “PlaceMakers”的首席执行官John Beveridge坦言,在经济衰退期,“DIY”成了救世主。据他介绍,自去年6月以来,新西兰的新建住宅市场萎缩了39%,对该公司的核心业务造成重创。然而,正是国人“DIY”业务量的上升帮助了公司。他雄心勃勃地表示,这个“蛋糕”将继续做大,该公司拟在新普利茅斯开设一家新店、在基督城和奥克兰各装修2家店面,大力提升公司的“可见度”,为“DIY”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Bunnings”新西兰公司的总经理Rod Caust透露,最近,他们公司的网站流量激增了50%,很多消费者在寻求各类DIY的信息。他说,经济不景气“刺激了人们自己动手的热情”。据悉,在“DIY”的推动下,该公司在纽澳的生意已经曙光初现:营业收入上升了9.1%,税前利润增加了13.9%。

政策东风助力DIY

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复苏,国家党政府出台的“房屋保暖隔热”等计划也为“DIY”注入了强劲动力。
    John Beveridge分析说,房屋保暖隔热、降低能源消耗不仅对健康有利,也利于房屋的出租和销售,“我们大力支持政府的这个政策”;而且,在人们手头并不宽裕的紧日子里,“新建房屋显然囊中羞涩,但旧房改造却变得愈加现实和急迫”。他说,政府“房屋保暖隔热”计划出台后,保暖、隔热材料的销售出现了“预料中的增长”——个人消费者们更加意识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重要性。
    Rod Caust则注意到,随着天气晴好,国人的家庭户外活动越来越多,这为人们的“DIY”创造了好时机;他表示,“Bunnings”愿意和政府密切合作,为“房屋保暖隔热计划”提供有力支持。

投其所好成商家“法宝”

“PlaceMakers”的John Beveridge显然把研究消费者的功夫做到了家,“当顾客还没走进我们的商店,就要把他列入名册”。目前,“PlaceMakers”的产品遍及“DIY”的全流程:制作咖啡桌,新建厨房,修补地板,节水节电,安装烟雾探测器,铺设踏脚石,肥料养护,建造露台,种植蔬菜和香草等。John Beveridge指出,品牌化建设至关重要——“PlaceMakers”不仅要做细分行业的领导者,更要突出与强化自主品牌,这样才能真正抓住消费者的心。此外,他还颇有心得地说,要突出“产品的可信度”“有竞争力的价格”,更重要的是告诉消费者“怎么用”以及“能够用”。
    “Mitre 10”的首席执行官Craig Wilson介绍说,油漆和花园相关产品是该公司目前两大“DIY”拳头产品。这家雇佣了3500多名员工的知名公司正积极扩张地盘,希望在“DIY”市场大显身手。Craig Wilson说,周末的好天气是“最令人乐见”的——这似乎已成为“DIY”产品销售好坏的晴雨表之一。

安全也是一本“经济账”

随着“DIY”的如火如荼,ACC提供的一组数据值得再次引起国人的警醒:每年超过1/7的新西兰人因家居意外而受伤——而在奥克兰,情况最为严重,去年的家居意外伤害比例高达三分之一;全国每年因家居意外而丧生的人数甚至超过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数,是工伤死亡人数的近5倍。
    去年,ACC支付了6.4亿纽币来治疗、支持在家受伤人士,帮助他们实现康复。而与此同时,不堪重负的ACC政策当前正面临修订,将在赔付的范围、幅度以及条件等方面,都有所“收紧”,这更为“DIY”受害者们敲响了警钟。
    在享受劳动乐趣、节约费用开支的同时,安全第一是绝对不可漠视的——其实,这也是一本不得不算的沉重“经济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