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果你想哭,那就哭吧。
一周前的上海胶州路大火,我当天就知道了,正好跟上海的朋友打电话,我提到了大火,朋友当时还不知道。我当天就跟我妈妈打了电话,她说看见家门口的路上,有很多的消防车往出事点狂奔。我的姨妈家就在附近的万航渡路,她家里看到了浓烟滚滚,触目惊心。
如此惨剧,举世罕见。从照片看,燃烧的大楼,看上去就像一座纸扎的魔楼,恶生生地在刹那间吞噬几十个生灵。在这灾难面前,多少家庭破碎,多少人奋斗一生的财富付之一炬,多少人为此未眠、恸哭、痛思。
后来知道这场大火起因就是静安区政府实事工程:节能综合整治项目,
“穿棉袄工程”。这个工程本打算是要节能的,但是没想到最后夺了人的命,一个夺人命的“实事的工程”,“民心工程”,或者叫“形象工程”。
起初,官员只将火势迅猛难以扑救的原因归结为无照电焊的民工点燃火星,胶州公寓外立面的尼龙网、竹板易燃,外加风助火势所致,后来,终于承认了,建筑物正在施工的“节能保温综合整治”工程的保温材料:聚氨酯(PU)亦是火势迅猛的元凶之一。
我觉得官方在说到保温材料聚氨酯的时候,是语焉不详的。甚至提到有机保温材料被发达国家禁止。难道就没有既保温又阻燃的材料?问题是出在材料上,还是出在人身上?是不是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生产方少放了阻燃剂?
下面这张照片是网上看到,上海的记者在事发现场捡到的保温材料,点燃后会猛烈燃烧。
http://s3/middle/5dae94f7g9599a456c062&690
据我知道,德国民居保温材料大部分用的是另一种有机材料EPS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正巧,这几天我家的房子也正在做保温,有了保温层就像是给建筑物穿上—件棉衣,可以大大降低能耗。这种办法节能非常有效,可以节省65%能源消耗,甚至更高。
德国政府为了提倡节约能源,给予申请家庭非常低息的贷款,鼓励老百姓给自己房子加保温层。德国这样冬天较寒冷的地区,我们一般在10月下旬或者11月初就开始用暖气。家庭取暖一般是烧锅炉,同时供应屋宅内所有热水,锅炉用的燃料是石油。
近几年来石油的价格一直在上升,为了不让坐着金马桶的阿拉伯人赚更多油钱,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把给整栋房子做保温提到家庭计划。人们做保温除去节省能源,另外还有舒适的原因。做了保温的房子冬暖夏凉,另外在没有暖气片的过道、走廊等处,由于增加了保温层,也会暖和很多。
默克尔一直希望德国立法,要求民居强制性安装保温层,但是一直没有足够的支持,所以迟迟没有立法。虽然政府采用低息贷款加以扶持,但是老百姓觉得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支付得起这笔费用,而且回收投资的时间较长。给住宅做保温耗资不少。整栋房子包括房顶、墙面大约要3.5万欧元左右。每个家庭每年耗费取暖油费的钱不等,估摸着大约2千欧元左右。所以这投资下去,还是要很长时间收回。
http://s8/middle/5dae94f7g9599aa686307&690
这里民居保温的材料都是上面照片里的EPS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德国建筑行业里面各个环节分工很细。假如造一幢房子,涉及的公司有专门拆建筑物的、水管道施工、电工、窗施工、分割内墙的、内部批墙、木工、屋顶保温,外墙保温、批外墙并粉刷、内墙贴墙纸或者粉刷、花园铺设道路等。造房子整个过程只能找各个环节对路的工程公司,还要招标,货比三家。
所以光保温,屋顶保温材料铺设和外墙保温材料铺设分别属于不同公司。我们聘请了建筑师设计具体指标,然后建筑师发包,最后屋顶保温从三家中选出中标的一家,外墙保温也如此。
工人们在保温施工中将保温材料—块块粘在外墙上,工人还背着机器时不时打磨保温材料衔接的地方,以便于后道工序抹水泥外墙的时候,能保持墙面平展。然后再抹上—层水泥,再刷上颜色,保温层就做成了。整个工程我没有看见他们用过明火,而且看上去干起来还蛮轻松,一个人粘铺材料,一个工人递材料。遇到与门、窗衔接处,保温层还要盖过门窗缝隙,以达到真正保温效果。
http://s6/middle/5dae94f7g9599b1909ae5&690
照片里白色EPS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有15厘米厚,有些求极端保暖的甚至做到25厘米。
上海大火翌日一早,我就赶往我家工地。看见两个工人正在铺设保温层。我抬头向上面施工的工人喊话:“这个材料防火吗?”一个工人答道“这个材料是阻燃的,你点燃后,只会融化,不会燃烧,你自己试试。”
说让我试试,工人只是开个玩笑。我真捡了块边角料,让我先生托举着,尽管他万般不情愿,但是还是照办了。先生觉得打火机火苗太小,要用蜡烛才能测试,然后他用点燃的蜡烛直接接触材料,结果材料一点没有燃烧,有火接触的地方只是融化,变黑。
那工人看着,很不解,说这可是经过质检机构检验的,意思还用得着你用这土办法?
http://s8/middle/5dae94f7g9599b5efbf07&690
用点燃的蜡烛放在保温材料下面测试,结果材料一点没有燃烧,有火接触的地方只是融化变黑了。
后来我又问了保温公司的老板,关于保温材料的规定,他说,建筑法对保温材料等级和性能有非常具体规定,首先是保温材料应该是阻燃的,这种EPS聚苯乙烯只能用于高度不超过22米的民居,并且在窗楣和门楣的部位铺设不燃的保温材料带,这样可以在发生火灾时阻止聚苯乙烯材料的融化,超过22米以上的建筑不允许使用该材料,要用阻燃功能更好的其他材料替代。
上海的记者随手从现场那块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居然用火点一下子就燃烧了,那么这种劣质的不阻燃的东西是如何被用到大楼上的?显然人命关天的东西,监管的角色缺失了。
那么像胶州大楼这么大的施工工程,是否需要业委会通过?楼里的居民可是房子的产权人。现在因为政府手头宽裕,又是节能减排的名头,就可以强推?那么所谓“外墙改造”的资金是从哪里而来?是否通过正常程序表决?一共多少预算?谁来监管这笔钱的使用?
政府过于强势地大包大揽,权利又找到了寻租的土壤,那利欲熏心的公司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和资本最大索取而使用劣等品和使用低级劳动力酿成大祸发生。我看这就是夺命大火的根子。
为逝者而悲伤、而沉痛、而流泪,是每一个善良的人的良心所指,民心所向。谁站出来向逝者和生者道歉?谁站出来承担第一责任?谁该以良心的名义引咎辞职?逝者、生者都在等待。
后记:
朋友愚兄看了我的这篇文章,他是大火开始燃烧时候的目击者。发来以下邮件,特登在此。
----------------------------------------------------------------------------------
今晨閒來無事,上了你的博客,看到關於上海的大火,十分贊成你的觀點和議論。
先談幾個疑點吧:
- 我曾給上海電視臺的《觀眾中來》和上海的《新聞晨報》到過兩個電話,只問了一個問題。“有沒有任何報導和消息確認第一輛救火車是什麼時候到達火場的?”查至今日,沒有任何一個政府部門提出此記錄。爲什麽?我的答案是,我是下午兩點十分左右到達延平路余姚路路口的,向東下個路口就是火場。當時我看到的火只燒到10-15層。我是大約兩點三十五左右離開那裡的,唯一沒有見到的應有情況是沒有救火車到。救援不及時,這是明顯的失誤。
- 所有報導都提到,有許多人沖到了一樓、地下室但都由於有大火封住了出口而出不去。此時已是三點多四點了。既然你救火車的水槍打不到高處,爲什麽不先把下面的火救熄滅,能讓人有逃生的通道呢?
- 據上海消防局長講,上海消防先後調了220多輛救火車救援。你到那周邊看看,別說是220輛救火車,就是22輛也不可能擠得下。同一時間,火場周圍能停10救火車已經是奇跡了。虛報有什麽意思呢?
- 上海航空救援隊整個就是個政績工程的擺設。下午近四點,航空隊的直升機來了,在熊熊大火和濃煙中直飛樓頂,居然還敢放人下來。不僅一點兒空中救援的常識也沒有,而且直接危及樓上待援的人和下放的救援人員。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啊!美國在救加州森林大火時,直升機不斷從海上盛水灑在火上。從火場到蘇州河,甚至到黃浦江,不過三兩分鐘而已,爲什麽不能這麼做呢?花些無用功,還不知恥。
- 中國的《財經》、《新時代》和上海的《新民晚報》週刊都報導,為這三棟樓的穿衣保暖工程,靜安區批給靜安建總的工程款是三千五百萬(也有說是三千萬的)。靜安建總下批轉包給佳藝公司就成了一千五百萬了。工程材料的質量自然就大打折扣。你看到的綠色的防護網,本應是fire
retired。但是不是由於工程款大打了折扣而降低了所有材料的質量呢?這是犯罪。
- 佳藝公司是靜安建總的全資子公司,但根本無資質承接這麼大的工程。它以往的工程記錄,不過是些幾十萬的工程,不過百萬。怎麼一下子在根本沒有公開招標的情況下,弄到了這麼大的一塊肉呢?
- 據《財經》和《新時代》報導,佳藝公司有的工程極為可疑。2008、2009、2010靜安區幼兒園連搞了三年的工程內容完全相同的“大修”,工程承包單位連續三年都是這個佳藝公司。工程是從靜安建總總批下來的。這“貓膩”也太明顯了吧。
- 靜安區從區政府到區委,就沒有察覺到這麼大的問題?上海市委就對此一點覺察都沒有?
現在這塊地方是個禁區,從延平路到余姚路到常德路,加中間的膠州路,警察林立,車輛仍不能通行。行人和助動車、自行車是可以過得。但你停下來就有人過來了。
愚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