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宣传片要表达什么?准确的说是旅游要贩卖什么?是新疆的旅游景区介绍么?是旅游要素中的旅游产品么?似乎要有,但肯定不是宣传片的核心!只有建立在感知下的鲜活新疆才是最打动人的!
新疆旅游绝不是常规旅游产品,可以重复消费!很多要来新疆开始旅程的人,大都以为要具备探险家的体魄才能来新疆,大都要做一番隆重的准备,心理的、物质的、时间的等等缺一不可,拍脑门说来就来的会是极少数!这基于几千年来对西域的积淀臆想,对新疆固有的理解认知,遥远!神秘!探险!刺激!艰辛等等!
到新疆,抑或是为了完成某种寻找,博大辽阔的美景自然震撼,厚重绚烂的文化值得兴奋,但是显然不能足以满足游客需求,在充满好奇的寻找过程中游客往往会发现,其实自己神仪向往的西域风情早已消亡,准确的说是融入了漫漫时空和茫茫人海中,所谓四大文明交汇,季羡林先生所指的大部分灿烂也只在历史文献中,即使在现实中也早已融入了这一片土地,没有具象,只有想象。
其实,今天新疆的城市感觉,即使在喀什、和田,也与内地的城市没有太大的差别,建筑大都很都市化了,这是中国城市的普遍现象,没有个性的城市!新疆不同的只是行走的人,多了几个清真寺和那些在内地人眼里好奇的异域风情!所谓文化,也恰恰是这些行走的人抒写的!
如此一来,人与旅游、人与景区的故事将是我们新疆旅游宣传片的重点关照!也会是旅游者最直接的获得!
在新疆、在西藏,人们对快乐的理解有所不同,按照城市的标准衡量新疆大漠村落人的生活,无疑是艰辛困苦,在下这样的环境下,麦盖提的刀郎人依然可以向着太阳歌唱,那种对生命的表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一块库麦什馕,一捧塔里木河水,可以伴他们行走塔克拉玛干沙漠,他们的内心是快乐的!一个集市摊点上的老奶奶,一个卖烤包子的维族老汉,或许都有让我们感动的地方,看似不经意间邂逅到的感动,恰恰是留存心底最久的!
在西藏高原随处可见的匍匐投地磕长头,旁观者无法想象,但是当事者的内心是快乐的!每匍匐一次,匍匐者得到了无限的享受!个人以为关注人重要的是关注他的内心是否真的快乐!快乐是属于自己的!
在喀尔曲尕乡、达里雅博依等地,生活在歌舞之乡的人,尽管身处塔克拉玛干腹地,弹奏着古老的乐器,不需要曲谱的信手拈来,被古老的音乐包围着,内心应该是最纯净的!倘若不被打扰,他们会永远保持这样的生存状态!
在莎车,我碰到过一位一条腿有点残疾的维吾尔老人,怀抱着一把小提琴,尽管小提琴不离手,但琴盒上依然挂着一只很大的锁,打开琴盒的一刹那,藏有音符的肢体顿时鲜活了!他演唱时是把小提琴夹在腋下的,没有一点点表演的痕迹,他完全是个艺术家!苍凉有力的声音唱得我魂飞。鲜活的生命力是最值得尊敬与羡慕的!这无疑将是一次灵魂的触碰,面对他们,我们会重新思考快乐的真谛,会重新审慎生活的卑琐。。。
旅游是一个采撷快乐的过程,拥有别人的快乐是每一个旅游者的终极目的!所有的旅游经营者贩卖的是快乐!我们谓之文雅高尚的文化其实只是快乐的表现形式!所有有计划的旅程设计、符号化表演式的旅游体验都是付之一笑的过场,诺大新疆,不同地方,相同餐食,相同歌舞早已倒了游客的胃口。倘若在旅程中灵魂被不经意的真实所在触碰了,这将是一生无数旅程中最深刻的记忆!真实的生活、鲜活的人物往往是最令人感动的!或许最最没有期望的恰恰是在不经意中找到了,倘若在新疆的旅程中邂逅了前所未有的快乐,新疆旅程也将变得别有意义!
即使在新疆,感动一直随时都有!在于如何捕捉!文化胜地大美新疆同样有血肉支撑!
我们希望捕捉到最最平实却是触及心灵的感动!将是新疆旅游宣传片要带给观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