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重庆谈旅游文明
(2010-08-09 10:27:20)
|
|
6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池重庆带领局相关处室领导,冒雨在达坂城区的几个在建和建成的旅游景区(点)进行调研,同时察看了景区(点)厕所的建设情况。就新疆旅游景点厕所的建设与管理情况,接受了新疆都市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池书记,您好!在您今天的调研过程中,好像格外关注旅游景区(点)的厕所建设,这是为什么?
池重庆: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真正起步的牞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和最为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新生力量,从1978年接待88位入境过夜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4.4万美元,发展到2007年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4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5亿美元,国内旅游者达213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95亿元的水平。
回顾新疆旅游业发展的不平凡的历程,特别是在起步阶段我们在“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都面临着全面短缺的局面,旅游厕所“脏、乱、差、少”的问题也突出地存在,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厕所问题相对于交通和住房方面进不来、住不下这些更大的更突出的问题尚属次要矛盾。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的住宿、交通等方面的问题有了明显的缓解,旅游厕所问题凸显出来,成了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成为一段时间内海内外旅游者投诉的重点。一些海外旅游者甚至尖锐地说:在新疆找厕所,只需用鼻子闻闻就可以找到了。连一些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外国大使和部长级的国宾也专门对我们的厕所提出了批评意见,如2006年泰国驻华大使,马来西亚旅游部长,专门就厕所简陋问题给中国外交部、国家旅游局写了一封投诉信。严峻的事实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发展旅游业不仅需要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配套发展,还必须把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有机地融入其中,以适应旅游业发展速度。二是旅游厕所的建设和管理问题,不仅关系到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和声誉问题,也关系到国家民族和新疆的声誉问题,我们讲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水平高低,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总体旅游环境的重要标志,更是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
记者:既然意识到了事实的严峻,那么,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对厕所问题进行整治的呢?
池重庆:国家旅游局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大力气解决旅游厕所问题,1994年7月国家旅游局同建设部联合发出了《关于解决我国旅游点厕所问题的若干意见》,就旅游厕所建设总体规划、建设标准、后续管理等问题做出了一系列富有开拓性、前瞻性的规定,也正式启动了在我国社会文明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旅游厕所工程”。为推动旅游厕所建设工作,调动地方积极性,1994年—1996年这三年中,国家旅游局从国家下拨的旅游基本建设资金中补助各地旅游厕所资金达3000万元。建设部门也拨出专款对风景旅游区修建和改造厕所工作进行补助,各地共配套用于旅游厕所建设资金达1.7亿元,在全国建设和改造了7900座旅游厕所,使全国主要旅游区(点)的厕所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提高各地对旅游厕所建设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国家旅游局在组织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活动中都将旅游厕所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加以考核,有力推动了各旅游城市旅游区(点)对旅游厕所建设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记者:这么说厕所问题不仅新疆存在,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件制约着旅游事业发展的大问题。
池重庆:可以这么说,所以2000年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桂林召开了新世纪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研讨会,会议提出了在北京市制定的《旅游区(点)厕所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基础上,尽快制订并出台旅游厕所国家标准的建议,同时与会代表达成了“新世纪中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桂林共识”。
记者:现在这个关于旅游厕所的“国标”出台了吗?
池重庆:2001年就已经出台了,成为我国第一个涉及厕所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国家标准。2002年在泰安召开的全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研讨会上,全面介绍了旅游厕所国家标准,同时举办了厕所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为在全国推广旅游厕所国家标准和推动厕所技术革命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拉开了全国旅游厕所按照标准化,集中力量进行建设的序幕。
记者:国家标准出台以后,咱们自治区都作了哪些工作呢?
池重庆:2004年,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旅游厕所建设工作的通知》,在此基础上,自治区旅游局也相继下发了《关于旅游厕所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检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厕所建设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的通知》及《关于旅游厕所质量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并于2007年在吐鲁番召开了全区各地、州、市旅游局长参加的旅游厕所现场会。
记者:您刚才说过,为推动旅游厕所建设工作,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多方面的支持,那么,既有资金的支持又有参照的标准,目前我区旅游厕所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池重庆:近两年来,自治区旅游局向各地主要景区下拨用于厕所建设资金近600万元,仅2007年,就投入300万元修建了10座四星级标准的旅游厕所。2007年末,又投入100万元用于补贴修建乌鲁木齐市苜蓿台子景区、鄯善县库姆塔格沙漠公园、伊犁巩留县核桃沟景区、和田核桃王景区、沙湾县森林公园等5座旅游厕所。
我区目前拥有旅游厕所1350座,其中星级厕所30座(四星级13座,三星级17座),以喀纳斯景区为例,自实施厕所工程以来,累计投入厕所专项建设资金近820万元,共建厕所79座(辆),其中有8座超过150平方米的四星级旅游厕所,大大缓解了游客如厕难的问题。
最近,自治区又计划拿出4000万元建设厕所,这在新疆历史上是第一次。我们相信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问题终究能够得到好的解决。
记者:自治区旅游局在今后的旅游厕所建设方面还有些什么打算?
池重庆:按照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旅游厕所建设的意见》的精神,自治区旅游局将结合我区旅游业“十一五”规划及资金情况,从2008年起,计划用两年时间加快旅游厕所建设进程,解决如厕难问题。旅游景区新建的标准化厕所,要与其旅游景区的质量等级和游客数量相适应,使旅游厕所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在旅游景区厕所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装修实用化,不求豪华,突出简洁、卫生、实用、标识明显;在管理上建立长效机制。不论是新建或者已建的旅游厕所,一定要坚持建管并举、注重管理的原则;要坚持精品化战略。在基础设施和景区点的规划、建设、管理上,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通过加强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提升旅游产品档次;要强化旅游厕所建设的重要作用。今后在旅游景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星级酒店、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农家乐、S级滑雪场等质量等级评定工作中,实行旅游厕所一票否决制。已获得资质等级的单位,因旅游厕所出现问题,坚决予以降级,直至取消资质等级。
推动厕所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改善公众的如厕环境,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推进文明进步的切入点,提高我区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水平,是建设旅游强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要工程。
希望通过媒体能够使全区人民和各地区关注厕所问题,更多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加入到厕所建设和管理的行列中,特别是在引进吸收高科技产品,推动生态环保厕所建设方面能有更大的突破。为人类生存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目标。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