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也要大声吆喝。乌鲁木齐市随后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营销活动,“旅游大篷车”在全国属首创。“2003年,第一届乌鲁木齐冰雪风情节组织到长三角促销,当时就我们一家旅行社参加。当地许多老百姓都感到惊奇:‘冰雪游不是在东北吗?怎么会在新疆呢?’”港中旅新疆分公司经理赵秀红还记得5年前的情景。“我们刚开始就宣传错了,以前我们告诉人家,新疆旅游只有7、8、9三个月。现在,我们要告诉别人,新疆一年四季都很美。”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池重庆说。
“新疆冰雪游内地游客接受得比较慢,但是毕竟还来了一些游客。2003年冬天,我们旅行社只接到了一个70人的南方团。”赵秀红说。
可是,一些敏感的滑雪场在这一年已开始“添马置鞍”。已有11年历史的白云滑雪场在乌鲁木齐周边的滑雪场中绝对算得上是“老资格”了。“1997年,我开始投资滑雪场,连赔了5年。2002年算是扭亏了,2003年开始赚钱,我马上增加了200套滑雪板,又上了一条索道。”白云滑雪场总经理陈连生说。
二
仿佛都看中了冰雪风情游这支“潜力股”,短短的五年间,乌鲁木齐的滑雪场由当初的十来家,猛增到五十多家,其中有一定规模、档次的就有20多家。在全疆其他地州,滑雪场也成了一个投资热点。
为了规范这个行业的发展,2006年在全国首家推出了滑雪场技术标准,并且进行了滑雪场等级认证。为了给冬季旅游造势,我区已注册了“冬季滑雪用品国际博览会”,并已于2006年、2007年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就连作了24年冰雪游的东北人都认为这是大手笔。”池重庆说。
从2004年开始,自治区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旅游推广资金,还为旅游基础设施争取到了3.8亿元的国债。自治区每年还拿出五六百万元的旅游发展基金,支持旅游行业改善基础设施。
乌鲁木齐市从旅游专项发展基金中已拿出1400多万元,用于冬季旅游设施的配套工程和一些项目的货款贴息。此举吸引了2.5亿元的社会投资。
“连续5年了,我每年都拿出五六十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投入。今年政府给了我20万元,我还要投在设备上。现在,白云滑雪场的滑雪板已由10年前的50副发展到2000副。由原始的马拉爬犁发展到5条大小拖牵索道。从前,我们只有三条不太规范的滑道,现在我们不仅有初中高级滑道,还有教练道、老人道和儿童道。滑雪场越来越规范了。”陈连生说。
乌鲁木齐的“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在全疆产生了辐射效应,天池、喀纳斯等著名旅游景点开始挖掘各自的冰雪旅游资源;阿勒泰获得了“人类最古老的滑雪起源地”吉尼斯证书,在国内外名声大噪;巴里坤也推出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冰雪风情节。
付出总有回报,尽管新疆冰雪游尚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值,但是这两年,既使普通百姓也感觉到了:冰雪游正在慢慢升温。
“2007年冰雪风情节期间,这们一家旅行社已接到订单的外国游客就有700多人,是2003年的10倍。估计实际人数还要多一些。”赵秀红说。“1997年冬天,来了1500位内地游客。2006年冬天,参加新疆冰雪风情游的国内游客达到200多万人次。”池重庆说。
“冰雪风情游搞了5年,把新疆人的滑雪热情渐渐培育起来了,滑雪场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总经理宁琦说。“新疆人喜欢滑雪了,对于推动冰雪游的发展很重要,东北的滑雪普及程度很高,因此很容易让人们把冰雪和东北联系在一起。”刘毅勇说。
三
2007年夏天,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乌鲁木齐举办,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地处丝绸之路上的新疆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正迅速成为中国西部又一重要的旅游胜地。
但是新疆的冰雪游,还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品牌。它的影响力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还远不能和东北相提并论。但是新疆有新疆的优势,除了滑雪场的自然环境好过东北,新疆有丝绸之路的古老文化,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看好新疆冰雪游的不止是新疆人。美国天平集团计划投资2.8亿元,在南山菊花台建设中国一流的滑雪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一些大的雪上竞技体育比赛争取到新疆来,通过引人注目的比赛来带动新疆滑雪场的美誉度。”池重庆说。在东疆的哈密,广东香雪集团在哈密白石头风景区将投资18亿元,建设包括高等级滑雪场在内的综合旅游休闲场所。这个广东援疆的重点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当中。北疆的阿勒泰在乌洽会期间已和内地一家公司签约,建设一个和“人类最古老滑雪起源地”地位相匹配的滑雪场。中国人保将拿出20亿元投资喀纳斯的旅游基础设施。如若这几大项目能如期运作,肯定会对打造新疆冰雪游品牌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新疆的旅行商应当把推介冬季旅游当作责任,只要我们执著地做下去,这个品牌一定会越来越亮,将来大家都会受益。”赵秀红说。“品牌的培育要有一个过程。东北的冰雪节今年是第24届,头10年都是赔钱的。我们不能急功近利。继续加大推介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在特色上多下功夫,新疆冬季旅游一定会有灿烂的未来。”池重庆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