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辈子吃了多少冤枉药?
(2009-08-19 21:48:08)
标签:
药物耐药性药物毒副作用健康 |
余博士今天上门诊,接诊了一个急性牙髓炎的患者,这个患者对看牙极度恐惧,虽然得了急性牙髓炎,疼得要命,但还是希望不要钻牙,他一进门就跟我说:“医生,您能不能不钻我的牙齿?您能不能给我开点药?开点好药!”当我告诉他必须钻牙的时候他非常绝望。但后来他没有办法,只好让我给他钻了。因为我告诉他钻牙是解决他眼下问题的唯一途径,而他当时实在疼痛难耐。给他把牙钻开了,牙髓拔掉了,我告诉他不会再疼了,他还是很不放心,问我:“医生,我这麻药过去了还会不会再疼啊?您能不能给我开点药啊?开点好药!自费药都没关系,多花点钱没关系。”
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生病了就是吃药打针。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吃药打针只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方式,很多情况下不吃药不打针也是一种治疗,象我们口腔科很少开药。我有一次不小心把开药的处方章给弄丢了,我嫌补办麻烦,两年没补,照样当医生当得好好的。
我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很多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牙齿钻开,把牙神经摘除?大家看看牙齿的结构就知道,给牙髓营养的血管是从一个很小的根尖孔中穿过,然后进入到牙髓腔中的(参见牙齿疾病为什么要早治疗(二)中的正常牙齿及牙周组织结构图),因此牙髓的血液供应就很差,自我恢复的能力也很差,它不可能象皮肤或其他什么组织一样,感染后用点药,通过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过段时间就恢复了。成年人的牙髓一旦感染,绝无恢复的可能,因此只有一条道:摘除牙神经,这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杀神经治疗,或者说根冠治疗。摘除牙神经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有效的,摘除牙神经之后,只要得到正确的治疗,就不需要吃药,如果您硬是要医生给您开药,医生可能拗不过您,给您开药了,但我告诉您,您这就是吃冤枉药。
其实吃冤枉药的不只是在口腔科,别的地方也多的是。我有一个朋友,家庭条件比较好,可是她生活方式极不健康。每天熬夜熬到两三点,从不参加锻炼,吃饭,睡觉都很不规律,经常生病,三天两头地往医院跑,一生病就托人找大专家,不管大病小病,每次都要求医生给开最好的药,她觉得她有钱,开最好的药就能解决问题了,对人家医生来说,开药是最简便的事情了,给你解释比给你开药麻烦得多,解释半天你不能理解还要遭你埋怨,弄不好还要被你投诉,那大夫又何苦呢?还不如照你的意愿给你开点药呢。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大夫也认为你应该吃药,只是他为了省事。我劝过我那个朋友很多次,让她改变生活方式,她都不听,有点发热、咳嗽就让大夫开最高档的抗生素。结果后来弄得大夫都没药可开了,因为大夫要给她开的抗生素她都吃过了,不管用,估计是都有耐药性了。药物很多时候只是起到一个帮助人体度过难关的作用,更多的还是要靠身体自身的抵抗力,自身的修复能力。药物能杀死病菌,也就可能破坏人体的正常细胞。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说,中药比西药的毒副作用要小点,可是古人都说“是药三分毒”,那咱们现在用的西药,是不是可以说“是药四分毒、五分毒”呢?尤其是新药,风险更大,因为很多毒副作用是需要长期的临床应用才能被发现的,就象四环素,四环素刚诞生的时候可是最好的抗生素,不经过一些年头的使用谁会知道还能吃出个四环素牙来?当时只有有钱人,能报销的人才能吃,所以,我大学的同学,所有来自大城市的,都吃成四环素牙了,所有来自农村的都没事。
总之一句话,药物就是药物,不是什么美味,能不吃就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