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是口腔常见的病症之一,有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
局部原因引起的牙龈出血,常见于牙龈炎和牙周炎病人。这些病人的牙齿周围牙根与牙龈交界之处往往有很多牙石。这些牙石是由于刷牙不彻底,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残渣、
软垢、细菌等钙化之后形成的。牙石一方面对牙龈产生机械刺激,一方面其中的细菌毒素对牙龈产生化学刺激,使得牙龈呈现一种炎症状态。表现为:牙龈的颜色由正常的淡粉色变为炎症状态下的暗红色,龈缘肿胀,变厚,龈乳头呈圆柱状,发亮。炎症的牙龈处于充血的状态,很容易由于刷牙、吮吸、咬硬物或剔牙而出血,重者在轻微刺激或没刺激时也会出血。
一些全身性的疾病也可以导致牙龈出血。坏血病是由于缺乏抗坏血酸(也称维生素C)所致的生身性出血性疾病,而牙龈出血是该病的一个突出症状。患坏血病的病人口腔牙龈呈暗红色肿胀,肿胀的牙龈有时可遮盖牙冠。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在我国坏血病已十分罕见。
血液系统的疾病也可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牙龈可以在不受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出血,且用一般的止血方法不易止住。此外,严重的肝病如肝硬化,还有脾机能亢进、肾炎后期等疾病,也可发生牙龈出血。
总的来说,牙龈出血还是以局部刺激为最常见原因,也就是说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出血最为常见。这种情况下采取口腔局部治疗,包括牙周洁治(洗牙),必要时深刮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消除牙龈出血。对全身性的疾病,需要找相关的内科大夫进行治疗。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局部原因造成的出血还是全身疾病造成的牙龈出血,都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