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有机产业的感受(转)
(2009-05-20 17:18:34)
标签:
有机棉奢侈品店员野果维蕾德欧洲文化 |
分类: 【阳光菓子】每日一贴 |
对国内有机产业的感受(转)——这篇文章可以指出现今中国社会有机卖家对有机产品的态度问题
自我介绍一下:经常在另一个英文论坛写些和有机及健康还有环保相关的帖子。惭愧的是本人中文水平不高,所以一直没胆在中文论坛露面。现在终于决定试试自己的中文了。如有表达问题, 请大家谅解。
我经常到处走走,比如去乐活城(至少其中的两个店),博扬有机商店,德润屋,五品丰,以及一些商场的有机柜台,并向它们推荐我所知道的和认为好的国内外的有机或天然产品;另外是与有机厂家沟通以了解其产品是如何有机地生产和加工出来的;再就是品尝不同厂家的同种产品,然后向在京的外国有机消费者推荐好的产品。去年下半年在北京,也去国贸参观了有机展。
去年八月从欧洲回来,一年下来,有点感受。
其一,经常需要向商家和厂家尤其是店员讲授有机和营养健康及环保方面的知识,当然我也乐在其中。
如果卖有机产品的人不吃不用有机产品(店员的薪水也根本承受不起),不了解产品的特点和如何生产出来的,他/她光靠简单的培训是做不好销售的,因为只要稍微深问一点就会将其问倒,反要向其讲解很多。
其二,国内很多有机食品加工产品只有主要原料是有机的,而辅料是非有机的,
有的还添加了有机产品不应有的配料并不加以准确的标注。
例子很多,我认为应该指名道姓,但国内的规矩正好相反。举二个例子:去年买过一种有机玻璃海苔,可以当零食吃的,打电话给厂家,厂家倒是诚实,因为我说我只是一个消费者,只想知道里面的所有成份,接电话的先生说所有配料均非有机,再问是否加了味精,他说加了一点!想想在没有味精的几千年里,我们是如何生活的!
还有一种野果糖,外包装只注明有两种成份即野果和有机糖,而里面的小包装上则加了第三种成份防腐剂!
也许国内的有机标准允许配料可以是非有机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仍可标为有机。但在欧洲,这样的“有机”产品是卖不出去的,
因为在大多数有机食品加工产品中,只有食盐,水和酵母是允许的非有机添加成份
(我自己用有机酵母加诗恩的有机全麦粉做面包)。
其三,把有机产品当做奢侈品来推广。只要是进口的有机产品,
不管是食品产品,还是用品,价格都比在国外高很多,翻一二倍算是“正常”的了!
去年底,在燕翔饭店一层开了一家店,卖美国牌子的婴儿和小孩有机服装及洗漱用品。开业时,我去看了并和店员聊了聊。
我自己回国前带够了几年用的,并且五年以来只要可能一定是穿有机棉和麻的衣服,所以知道价格。我说你们把有机棉的衣服当奢侈品卖,做不了多久的,因为懂得有机服装的人,也知道其价格,只要可能,他们(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在内)会在国外买了带进来,而不会买你的东西!大概四五个月后,这个店改成了饭店!
维蕾德
(Weleda)日用护肤品和奈卡(Natracare)女用卫生品在欧洲都是信誉和销量非常好的产品,而国内的代理商也同样把他们当做奢侈品推广。这样倒帮助了淘宝网上的小商家们,他们卖的维蕾德产品价格和在德国买的价格差不多!我每年都回一次欧洲,回来都带够一年的。知道并用这些产品的人认为国内的价格太离谱,一定想办法带进来;现在国际交往频繁,懂一些英文,就可以了解国外同样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价格。他们这样做下去,能撑多久呢!
我想用中文写东西已好久了,
以往每年回来一次都感受很多,特别是营养健康和环保方面的宣传不够或有误对我触动最深。虽然写中文很慢和表达不到位,现在终于忍不住了,愿与大家分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