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喝酒

(2008-12-12 17:10:49)
标签:

酒文化

分类: 随笔乱弹

今晚又要喝酒去了。有点不情愿,主要是不怎么和谐。但还是要去的,毕竟有重要人物在。

喝酒之前,想起酒的话题。算是现场话题作文吧。

世界上最早的酒是葡萄酒,这比杜康发明的酒可是要早的多。因为,葡萄这种植物原产在新疆以西,人类还在蒙昧状态的时候,就有葡萄酒了。主要原因是,葡萄果实表面有一种化学物质能够使葡萄发酵。葡萄熟了后,有些没被采摘的,就自然而然发酵成葡萄酒了。这时恰好有人把这种天然的酒汁喝了。够胆气!第一个吃螃蟹算什么呀?第一个喝葡萄酒的人才叫NB。因为从他喝了这酒,人类就有酒文化了。

先说点俗的。有人讲:酒是五谷粮食精,南山稻米能酿成;大人喝了伤身体,小人喝了误事情。(时间到,回来再写,不喝酒写的就没酒意了)还是这句俗话说的好,结果俺就误了写博。咱是小人物,误事情可不是第一回。耽误过上课,耽误过工作,耽误过开会,耽误过学习,也耽误过睡觉......

人家大人物就不同了,最多伤个身体。比如说诗仙李白,这家伙不仅喝酒而且每喝必醉。你看他怎么说的:“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人生三万六千日,每日须饮三百杯”、“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人的胃充其量能容纳三个易拉罐,李白却能喝300杯,都到喝驴肚子里了。李白喝酒没误什么事情,诗是照写不误的,顺便还走遍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高兴的时候还能让杨玉环这样的超女为自己研墨。但是李白终于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生下的孩子都很白痴。

现今社会,大家都争着要当一把手。为何?因为当了一把手就是“大人物”了,喝酒的时候可以放开手脚,反正上不上班都行,不存在误事之说。而我们这些小人物就不行了,总有人管着。喝多了,学生要议论,领导要批评,同事要笑话,搞不好要写检查、挨通报的。

但是,事情总有例外。有一位宣传部的科长,天天喝酒悠哉游哉。有人问曰:整天小酒不断,不怕误事?答曰:大事找部长,小事找部下,我只管吃喝玩乐。你看,人家活的多洒脱。按说,这家伙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能如此超凡脱俗。可见究竟是不是“大人物”,还得看心态。

这么多年,我们拼命工作,努力表现,夹着驴尾巴做人,不还是个教师么?如果我们换个心态,给自己充分的自由,最差也还是个教师。或许领导看你不能任课,就给你个美差也未可知。

再说点雅的。记得鲁迅先生在《而已集》里面有篇文章叫做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你看,酒这个玩意儿可以不仅写到文章里去,而且可以写到伟人的文章里去,更要命的是这酒竟然与魏晋风度、与文章、与药都攀上了关系。不得了,了不得。

鲁迅先生的文章记不太清了,但是俺对魏晋风度还是很了解的。说几个魏晋风度的小故事。

晋朝太傅郗鉴的女儿郗璇妙龄待嫁,郗鉴有意与丞相王导结儿女亲家。一日,郗太傅派门客到王府选婿。门客到王府转了一圈,回来对太傅说:“王丞相的几个儿子都很英俊。听说我为您选女婿,都饰容待客,只有一个年轻人,袒腹卧于东床。”郗太傅闻听此言后高兴地说:“就选那袒腹东床的为婿。”此“东床”正是大书法家王羲之。

王子猷居山阴时,在一个雪夜忽然间想到了好友戴逵,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天明时分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从者疑惑,王子猷却说:“我本来是乘兴而来,兴致已尽,自然返回。”

依我看,躺在东床的未必不是醉汉。“乘兴而来,兴尽而归”的肯定是酒兴使然。

呵呵,要喝了酒才有风度哇。

曹(这个字我不会用五笔打,谁会的话请告知)操那更不含糊,在《短歌行》里明确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看来建安风骨骨子里是有酒的。

至于,酒与药的关系,那就更加亲密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酒本身就是药,酒还可以作药引子,有些药必须用酒来服。

遥想秦始皇当年,为了长生不老,到处寻仙访药。在他的伟大思想指导下,历代皇帝坚持炼丹事业,于是中国就有了化学这门学科,也有了“酒+药=潇洒”历史笑话。

魏晋时,酒与药就成为一家人了。喝酒必须吃药,吃药要用酒服。首先完成这一壮举的是何晏。鲁迅先生说:“何晏有两件事我们是知道的。第一,他喜欢空谈,是空谈的祖师;第二,他喜欢吃药,是吃药的祖师。”这位同志不简单,有两个“祖师”的职称。这位祖师爷吃的药名字叫:五石散。顾名思义,这是五种矿石组成的药。

“五石散”是一种毒药,但是人吃了能转弱为强。据说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走了之后,全身发烧,发烧之后又发冷。吃了散之后,衣服要脱掉,用冷水浇身,要吃冷东西,要饮热酒。看样子程序比较复杂,不是一般平民百姓都享受的。

但是,人们受到这个启示,就开始制造药酒了。

现在有一种叫三鞭酒的,就是药酒了,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革命,实行流水线、批量化生产。我有一事不明白:酒厂从哪里找到那么多鞭。还有蛇酒,一个大瓶子里倒满了酒,酒中有条大蛇,这倒是货真价实,不像三鞭酒“见酒不见鞭”。

酒厂能造药酒,私人也可以造。于是乎,就有人拿来一些药材用烧酒来泡着喝。

前两年我当了小官,就有机会外出,也有机会“受贿”了。于是就有了一些名字叫做冬虫夏草、枸杞、黄芪之类的药材。于是到市场上买了个大瓶子,回家给老父亲泡上药酒。

有一天回家,老爸说:药材放的多了,酒都变成紫色的了,一天只能喝一小盅,喝多了浑身发痒。

呵呵,原来泡个药酒也要讲究中庸之道哇。

其实,酒这玩意儿可以用来滋补身体、交流感情、激发灵感,也可以用来伤害身体、耽误事情、甚至祸国殃民。关键看你怎么去用她。

说白了,酒也是把双刃剑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