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寺中一夜

(2023-09-12 14:03:18)
分类: 我的小日子

在顾问单位值班,抽出陈春成的那本《夜晚的潜水艇》带去读。重读了那篇《竹峰寺》。有些书得重读,重读能看到更多细节,能跳出来看到文章的排兵布阵,能看出作者不经意间的用心。

其实当时已经读了两遍,隔了几年又一次重读,想起了好多事。

二十年前刚在海边买房子时,看着滨海路边的空地上铺上草皮栽上树,现在茂密得从滨海路上已经看不到小区的房子。从观海路到滨海路的几条路,一路陡陡地向下,直通到海边。二十几年,小路边的树都长成大树,路窄窄的,树梢中间露出一汪蓝色的海。这几天开始修路,要把这几条小路拓宽,路边的树全锯断了,那些树,全没了。光秃秃的像被扒光了衣服,失去了原来的体面。

小区里还有一棵老梧桐树,春天蓝天下开着一树的紫色的花。也是一夜之间不见了,只剩下了一个坑。

像书里写的,那些完全无法想象会变更的事物,造梦的背景,一闭上眼都还历历在目的一切,全没了。有一种要换尽旧山河的雄心。不过几天,风景皆殊,真切地感觉到世事如梦,一切皆非我所有。没什么恒久之物。有什么喜欢的景致,只当一期一会,不倾注过多感怀,也就易于洒脱,没了就没了。这些暗自设定的,生活的隐秘支点,如今一一失去,不免有种无所凭依之感。那些消逝之物,都曾经确切地存在过,如今都成了缥缈的回忆; 一些细节已开始弥散,难以辨识。所有人的当下,都只是行走在未来的飘忽不定的记忆中罢了,什么会留下,什么是注定飘逝的,无人能预料,唯有接受而已。

就是这种感觉。这篇文章讲的也是失去,失去后如何藏起来,找到一条出路,为自己的心。

看作者写竹峰寺,非常亲切。其实也有过寺中过夜的经历。

14年小酒窝高中毕业旅行,我们去爬峨眉山。从后山一路用了两天爬上去,中间就在仙峰寺住了一夜。到达时已是傍晚,爬了一天的山路,累坏了,下一站是洗象池,还要再走好几个小时。漫天的云雾,寺庙湿淋淋的,只看得见大门品的屋檐。除了门口收费的一个女人,再没有见到其他人,也未见到一个僧人。天很快就要黑了,看到后面的庭院里有一棵大树,开着一树的粉色的小花。旁边是二层的客房,沿着吱吱响的木楼梯上去,一排排的小房间,小窗外就是幽深的山林。灯光昏暗,很快洗漱睡下,夜那么黑,没有一点儿光亮。床铺潮湿,夜里又下起了雨。山里的雨声听起来格外地响,想着住在峨眉山里的寺庙里,想着如果下雨明天怎么走后面的一天的山路,一夜几乎无眠。

第二天一早起来,雨停了,雾也散了,才看清楚寺庙的样子。那寺庙的后面居然是一座兀然起来的极高极高的山峰,峰底还在云里,要仰着头才能看到。

怪不得叫做仙峰寺。那寺中的一夜,三个人常常说起,带着仙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去北京
后一篇:一直在路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