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书单、影单
(2022-06-08 13:06:02)分类: 读书、看剧 |
五月,就只读了4本书。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读了两遍。跟二十年读感觉完全不一样,好些书真得重读。“凡认为中欧共产主义制度是专门制造罪人的,那他们至少没有看清一个根本性的事实:罪恶的制度并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确信已经找到了通往天堂的唯一道路的积极分子所建立。他们大无畏地捍卫这条道路,并因此而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若干时间以后,事情变得无比清晰明了,原来天堂并不存在,而那些积极分子也就成了杀人凶手。”
读到了这段话,深以为然。开始思考生活中哪些是”非如此不可“,哪些是”别样亦可“。
张宏杰的《简读中国史》
中学课本上都学过的,重新再读,可能因为年龄、经历不同,就有了不同的体会和感悟。还是那句话,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春秋是贵族文化的黄金时代。
《孤独是一种力量》:可以看到台湾散文的味道,前面的几篇好看,后面的越来越看不下去。
《李商隐诗选评》:义山的诗最难解吧,那层层的隐晦的迷雾看完整本书也未能拂去,可他的诗真是美真是忧伤呀,真是不幸出诗人。
可是看了10部剧。
《风雨哈佛路》:能走下去除了个人的坚持和天份,社会保障制度还是基础。
《布莱切利四人组》
第一、二季:看完第二季后又重看第一季。二战中英国普通人因各种原因参与战争的故事最好看。因为战争而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很难再从平淡的生活中得到乐趣了。
《好家伙》:黑帮电影
《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看到片子里主人公游走着的纽约的大街小巷,就觉得很亲切,因为那是女儿生活的城市,故事发生在那里才有可能性。
《芬奇》:对照着疫情之下看,很能够产生共情。在世界末日到来时,人大都会后悔那些想做而未能去做的事情。
《一秒钟》:故事太单薄了,只为感动人,就有点刻意。
《闻香识女人》:不告密是最基本的,也是尤为珍贵的品质。不论是否能够做到,但这样主张总是对的。
《唐顿庄园2》:影院里看了两遍, 真是享受,都是包场。
《神秘海域》:疫情之下看的IMAX。轻松的气氛一点儿也不担心主角的安危。看到银幕上的巴塞罗那,想到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可能已经成行的西班牙之旅。
前一篇:看了两遍《唐顿庄园2》
后一篇:丰子恺:《我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