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仙峰寺 -- 遇仙寺 -- 九岭岗 --
洗象池 -- 雷洞坪 -- 接引殿 -- 太子坪 -- 金顶
全程近30公里,早晨七点半出发,晚六点到金顶,夜宿金顶大酒店
仙峰寺的夜雨,下了整整一夜,潮湿的被褥,可疑的味道,只能合衣而睡,幸好还有电热毯,睡前去另一个院子打上一盆热水泡泡行走了30公里的脚,已是至高的享受。雨声中第一次听到猫头鹰的叫声,担了好大的心,怕第二天还是雨,上山下山均不易。听到晨钟响起时,天才刚蒙蒙亮,轻雾中殿后好一座山峰。大殿上早起的僧人在清理昨夜的香火。
想着还有一天的路程,早早上路。






从仙峰寺到遇仙寺的一段路,全是轻快的下坡,是峨嵋山两天山路里最舒服最美丽的一段路,正是“空山新雨后”的意景。
一夜的雨后,放眼皆是欲滴的翠色。晨雾里,休息过一夜后的三个人脚步轻快,山谷幽深,清脆的鸟鸣声只衬得四下里静得出奇。远远听到山谷里轰鸣的水声,走得越近,水声越响,到得谷底,山壁似刀削斧劈,看得人发呆,一道飞瀑从山顶飞泻而下,水声震天。
谷底石桥边,一座小木屋,缕缕炊烟。三个人似是不小心闯入仙境,屏住呼吸轻轻走过,不敢惊动隐居的谪仙人。



爬得越高,雾也越浓,几步之遥,也只是淡淡的影子。隐隐的依稀可见云雾中的高山、深涧,人行在雾中,如入仙境,只觉着前方真的会有仙人。
这一段路,再也不见人影,似乎到了《霍比特人》里奇异的中土世界。


正走着,浓雾在眼前霍地散开,如一幅画般在眼前徐徐打开,好一座高峰,近在眼前,山顶上翠绿丛中的一点嫣红,就是遇仙寺。
三个人立在那里,当场目瞪口呆。这样非人间的美景,幸好三个人一起来的,否则言语难以形容。
山里的景色瞬息万变,一阵云,一片雾,一场雨,都是不同的风景,只是怎样都是美景。


峨嵋山一年四季总是雨。山里两日,林荫蔽日,云遮雾绕,别有风情。
雨后的山谷,不时有飞瀑似玉带般点缀。



遇仙寺到洗象池一段,连绵不断的陡坡,人称“钻天坡”。到了这里,再一路上行,也是考验人的意志。气温低下来,人却是大汗淋漓,停下来时,全身都蒸腾着热气。
回首望时,已可与曾经仰望的群山比肩。
洗象池的大殿隐在漫天的浓雾中,只见飞檐的一角,这里的猴子也比一线天整天与游客厮混的猴子多了几分仙气。雾气中,老猴子独坐殿顶或树梢,悄然俯视群山,对路过的我们不闻不问,似一尊塑像。






一路上每远远看到山林间一个小店家的屋檐,都会让人生出极大的动力。湿漉漉的山路上,只有那里才会有干爽的长椅可以歇脚,有一杯热茶可以暖暖身子,厨房里有热烘烘的火盆可以烤火,不管饿不饿,总要吃点东西才能安慰一下自己累极的身子,也对得起主人热情而殷切的目光。
洗象池向上,仍是陡峭的山路,叫做连望坡,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一个又一个大长陡坡。
布满青苔的山路上有散落的花朵,不禁抬起头去看,却见路中央探出的树枒上,一树的淡淡的大朵大朵的杜鹃花。
峨嵋山海拔2000米之上,满是高山杜鹃,四月底正值花期,白色、粉色的花朵,不知多少年份的老树,静悄悄地开在不为人知的高山之巅,是难得一见的美景。

到了雷洞坪,从世外桃源一下子回到了热热闹闹的人世间。
游峨嵋的游客大多乘车到此,再步行1.5公里到接引殿坐缆车到金顶。而山路上两天里就只有我们这几个爬山人,很多的美景非步行上山却不可见,此中似颇有真意。
雷洞坪到接引殿,最是热闹吵杂,排成长龙的大巴车把成群的游客拉上山来,这段山路让人疑心不再是清幽的峨嵋,好在就只有1.5公里。
在接引殿我们遇到了最大的考验。两天的山路,人到了这里已经是强弩之末,自此向上连拍照的心思都没有了。广播里还在不断地蛊惑人心:只需三分钟,即可到达山顶,只需三分钟。
意志薄弱一点点,就前功尽弃,准备去乘缆车了。好在互相鼓着劲,还是决定全程步行上山,算是圆满。三分钟缆车,我们爬了三个小时。
这最后的几公里,是两天里最最难的。已看过了最好的风景,已过了最惊喜好奇的心境,就只剩下完成最后的一段路了。上山的人少,乘缆车上去后步行下山的人多。一路上,唯一的安慰,是碰到人家询问时,骄傲地说我们是一路爬上来的,人家的啧啧称叹,让这疲劳似乎略减几分。碰到路上的伙伴,他们乘缆车上去了,再当天乘车赶下山。原来,就只有我们三个人真的全程徒步爬上山顶,这自豪不由得又多了几分。
到了太子坪,天色已暗下来,又起了小雨,气温已只有几度,人一停下步来就冷的打哆嗦。爬山的人大多在此地的农家乐歇脚,上山的人就又只剩下我们三个。我们是一定要当夜爬上金顶,因为要仰仗着金顶大酒店的热水澡来慰劳自己已疲累到极限的身体,那也是我们最后的动力。
到了金顶大酒店,好像才又回到了文明现代社会。雪白干爽的床单、电视、空调,当然还有滚烫的救命的热水。进去的人怎么也舍不得出来,要等外面的人门敲得山响才让位。
人真是累得狠了,倒在床上就动弹不得,直到晚餐的时间马上过了才硬撑着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去吃饭,那一顿麻辣锅,是平生所未尝之美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