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6月2日,我们一行9人开始了我们的广西之行。在行走的车上拍了这两张图片。


美女拍的是风景,我拍的是美女。


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属柳州市所辖。东临融安县,南连柳城县,西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接壤,北与贵州省从江县,东北与三江侗族自治县毗邻,行政区域面积4624平方公里,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融水镇,县城位于东经109°14′,北纬25°04′。支柳铁路和融江过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年至1952年7月融县隶属柳州专区。此间,1951年7月,融县人民政府从融水镇迁至长安镇,于次年9月成立融安县;1952年11月,以原融县中区为主,先后从罗城县、融安县、三江县和贵州省的从江县各划出一部分地区,成立了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属宜山专区;1955年,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更名为“大苗山苗族自治县”,至1958年改属柳州地区;1966年,大苗山苗族自治县改名为“融水苗族自治县”。

县境为云贵高原之一部,九万大山蜿蜒其间,山体庞大,地势高峻,海拔多在1000~1500米。中部元宝山海拔2081米。融水县以经营林业为主,多杉、松、竹、油茶、油桐等,森林覆盖率达39.1%,为广西木材主要产地,以优质高产杉木而著称全国。林副产品有茶籽、桐籽、薯莨、竹笋、香菇、木耳及五倍子、金银花、山甲片等药材。农产以稻为主。枝柳铁路经过县境。融水镇四周为挺拔的山峰,景色与桂林相似,融江流过镇旁,水运方便,秦汉以来即为郡州县治之地,亦为苗岭之南商业集散地。

融水有着两千年的历史。这里山清水秀、古迹繁多。明代大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这里停留驻足13天之久,在《徐霞客游记》中留有一万多字记载和一幅插图。“元宝山--贝江”于1987年列为省(区)级风景区,元宝山于1994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贝江风光风情游”是90年代初期崛起的一条旅游热线,年均接待近10万中外游客。那独具特色的苗寨、清澈的贝江、藏着“野人之迷”的元宝山、有着历代摩崖石刻的真仙岩(老君洞)、佛教胜地老子山、传出神秘鼓乐声的古鼎龙潭……让游人为之倾倒、为之陶醉。





融水“双乳峰”。感谢同行的美女提醒,要不然就只有与如此美景擦身而过了!




大苗山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全县有各种大小民族节日、集会近百个,较大的有十多个,有“百节之乡”的美称。规模巨大、影响较大的苗族节日有过苗年、安太芦笙节(农历正月十三日)、香粉古龙坡会(农历正月十六日)、安陲芒蒿节(农历正月十七日)、洞头二月二节(农历二月初二日)新禾节(农历“六月六”)和斗马节、拉鼓节、过场节、闹鱼节等等。从2004年开始,融水每年11月26日都举办“中国芦笙·斗马之乡--融水芦笙·斗马节”,苗族人民热忱欢迎四方游客来大苗山作客。



当晚我们就住在这家宾馆里。



融水大桥就静静地横卧在壮阔的融水上




当晚我花20元钱坐上这辆车浏览市容。师傅态度和蔼,带我走遍了他认为较有代表性的夜景点。不知什么原因,我既找不到一辆的士,满街跑着拉客的是图上的这种三轮车,这是我在行走全国中所不遇到的。这也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很不相称。也许是我初识罢了,但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