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旅行记(五)——乌鲁木齐周边游
标签:
旅游休闲游记新疆杂谈 |
峡谷。人工引来的天山雪水沿着沟渠而下,潺潺流水声给葡萄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两面山坡上,梯田层层叠叠,葡萄园连成一片,到处郁郁葱葱,犹如绿色的海洋。在
这绿色的海洋中,点缀着桃、杏、梨、桑、苹果、石榴、无花果等各种果树,一幢幢
粉墙朗窗的农舍掩映在浓郁的林荫之中,一座座晾制葡萄干的“荫房”排列在山坡下、
农家庭院上,别具特色。
随着不断的干涸,目前仅存725条左右。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
春夏时节有大量融化的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古人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
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
量稳定,保证了自流及生产生活需要。吐鲁番坎儿井是由地下暗渠、竖井、出口涝坝、引
水渠等工程组成的自流灌溉系统。利用地形特点,通过地下暗渠,将埋深几十米乃至百米
以下的地下潜流,引至农区或居住区。
城。只见城郭高耸,街衙纵横,护城河道的残迹犹存,城 垣保存基本完好。据介绍,高
昌城始建于公元前,初称“高昌壁”,为“丝路”重镇。后历经高昌郡、高昌王国、西州、
回鹘高昌、 火洲等长达1300余年之变迁,于公元14世纪毁弃于战火。1961年,这里被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称之为“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由红色砂岩构成,东
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至吐鲁番桃儿沟,形成一条赤色巨龙,东西走向,横卧于吐鲁
番盆地中,全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一般高度500米左右,最高峰在鄯善县吐峪沟附
近,海拔831.7米。只见火焰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时值盛夏,红日当头,地气蒸腾,
焰云缭绕,赭红色的山体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这里是我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
高气温达47.8度,地表最高温度在70度以上。
http://www.soushan.com/uploadimg/foruminfo/20071211174660d.jp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