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6日,盼望已久的西北之行终于变成了现实。我们一行8人分两组汇集兰州。一组取道成都转机,我和老潘取道北京前往。开始我们为期十天的旅行。
D1
初识兰州, 下午2时,从北京飞往兰州的班机降落在兰州中川机场。走下飞机放眼四周,光秃秃的不见一片绿色,机场附近宾馆酒店聊聊,商场无几,人车稀疏,心中不免顿生凉意。一打听机场离市区70KM,便匆匆挤上一辆前来接机的大巴往市区驶去。
下榻酒店后,躺在床上细细想来,甘肃是我国东南部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隘,唐时的驿站,还有穿境而过的丝绸之路。曾经的繁华历经沧桑之后,在这片苍凉而宽广的大地上,必定留下无数的人文景观。万里长城的终点嘉峪关的雄姿,莫高窟中美丽的飞天,鸣沙山中秀美的月牙泉。。。。
又想起了汉唐诗人那大气磅礴的“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等边塞诗篇。所有这些都很快成为眼前的风景,又不由使人怦然心动,刚下飞机时的凄凉感觉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晚餐我们选择了一家回民餐馆,体验了一次民族风味菜肴。大家伙可高兴了,要了3瓶当地生产的酒(已记不清是什么牌子了),几杯酒下肚后,长途赶路的疲劳消失殆尽。餐后,我们沿着黄河滨漫步,观赏河滨夜景,感受黄河第一桥的雄姿。
在黄河第一桥的桥头广场上,有一座偌大的的石雕,就是伟大的----黄河母亲。
D2 早餐为兰州拉面。
9时,同行小吴的大学同学杨小姐来电邀请吃中餐,因我们昨晚所购火车票(兰州--敦煌)发车时间为下午5点10分,尚有空闲,大家伙便答应了。餐后前往火车站乘车沿着丝绸之路----一条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道,经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全程1200KM。武威,古称凉州,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素有“银武威”之美称。张掖,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马可波罗曾醉心于此,停留长达一年,素有“金张掖”之美称。酒泉,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现在是我国的卫星发射中心之一。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素有“边陲锁钥”之称。十分遗憾的是我们此行因时间关系,又是晚上路过而无法感觉他的风采了。甚是遗憾!
D3 一觉醒来已是上午8时,放眼望去,车窗外确是今生第一次见到的茫茫戈壁沙漠,荒无人烟。此时我在低头沉思着:这就是丝绸之路吗?9点,好不容易敦煌站终于到了。不,我们错了,不是敦煌站而是安西站。随着人流走出站台,打听后才知道此地离敦煌还有128KM,安西站就是敦煌站,要去敦煌市区还要在安西转乘汽车。不容多想,导游已经来到我们面前,导游费300元,不论多少了,尽快带我们上路吧!
路是油路,车是好车,景是新景,导游是好导游。如此抵消了多少沿途戈壁给人的荒凄之感。路遇10来栋房子,多是1--2层。导游说这是一个乡的所在地,给我耳目一新,我又想起了曾经报道过的“3人乡”来,如此也就不足为奇了。11:30分抵达敦煌市区,草草的吃了中餐后直奔立城南5千米的鸣沙山和月牙泉(门票80元)。入得公园门来,啊!真的是“满眼沙漠入目来”。导游先带我们跟着队伍体验沙漠骑骆驼和滑沙。
下图是在滑沙车边留影
一阵狂风吹来,不见周边景,只听飘起来的沙子呼呼着响。导游借机说,知道为什么叫鸣沙山了吧?尔后我们来到月牙泉边。说是月牙泉,也只不过是大沙漠里的地势低洼处及有一点水而已,形状倒也像一弯钩月样的。如同《旅游指南》所说的,鸣沙山怀抱之中躺着一泓月牙形的清泉,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山丘上,蔚为奇观。
这幅照片的背景就是月牙泉
离开月牙泉已是下午3时。我们驱车前往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摸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宝库。现存石窟为492个,壁画约4500平方米,彩塑佛像2415尊。位于敦煌城东南25千米。门票100元。观赏完后才感到,这100元花的值得。
下午5时告别了导游,驱车13千米前往敦煌机场搭乘当晚班机飞往下一目的地----新疆。(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