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慧爱生机饮食之家
慧爱生机饮食之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43
  • 关注人气:2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味台湾丰厚的炎黄文化

(2012-02-09 08:35:30)
标签:

台湾

文化

杂谈

分类: 与海有关的故事

          品味台湾丰厚的炎黄文化

 

文化是人类心灵需求的创造和升华。小小的台湾哗哗欢流着唐诗宋词的风韵,也延续着红高粱黄土地的色彩和味道。我细细品读过一些文学作品,慷慨激昂很少,倒是贴心贴肺的温馨絮语,一阵阵熨热血脉。就像台湾人的性格:在柔和细腻、贴切谦卑、周到乖巧中凸显个性的风骨和豪迈。

大陆过年吃团圆饭,台湾叫“围炉”。大陆年夜饭吃水饺,里面放一个包糖的,一个包硬币的。吃到甜的,嘴甜嘴巧而且衣食无忧;吃到钱的,会财源滚滚来。台湾“围炉”时,年糕必不可少。年糕有两种,一种是用萝卜磨碎和糯米面混合在一起做成的。一种是用红豆粉和糯米面混合做成的。里面放盐的微咸而香,里面放黑糖的微甜而香。吃之前切成块儿,用面粉和鸡蛋抓护,放锅里油炸或者煎熟,香脆滑嫩筋性,香气弥漫着舌畔和五脏六腑。吃年糕意味年年高升,日子红红火火!

也有不少人家去酒店预订年菜。有订购系列的,如佛跳墙,龙凤戏珠等;有订购成套的,菜盒上的“十全十美”等贺年字样特别抢眼;也有业主特别有创意,用食材做成一千元台币覆在蛋糕上,或者做出麻将的“发”,好吃好看又喜庆,迎合了过年祈求吉祥发财的快乐心情。

拜观音和祭祖宗统称为拜“神明”,又是一番景象。先上水果、红枣茶、敬香拜观音,然后到门外在“金炉”里焚金纸。“金炉”象一只水桶,桶底有支架。金炉是红色,周围布列铜钱大的孔,通风助燃。蓝烟升腾,熊熊炉火燃完时,再把茶水端来,围着“金炉”左右画着圆圈洒下,祈祷圆满、团圆,财源从四面八来。拜完观音,再做年菜,六到八个十个不等。还必须敬上一大条猪肉,一条鱼和一只鸡,都是煮熟的,叫拜“三牲”。过年大家吃的都要先拿去供祖宗,燃上香,给祖宗们15分钟吃喝时间,再到外面金炉送金钱。回到供桌前,捧住月牙形的两个鲜红色“卜杯”在胸前问祖宗:“吃饱了没?”,把“卜杯”丢在地上。一正一反是“允杯”,就是祖宗们回答“吃饱”;都是凸面朝上就是没吃饱呢;如果都是平面朝上,就是一张笑脸,说你没诚心。一正一反也要连续三次才是允许大家去吃饭。这时才可以把饭菜收拾到饭桌上,一家人开始“围炉”吃年饭。看来,台湾过年家家都像在拍一场电视剧,情节鲜明,场面很丰盛。

贴春联和大陆一样五光十色,绚丽缤纷。“春”来“福”到,“招财进宝”贴在门旁窗口,喜气洋洋。台湾比大陆多了一个菱形红纸上写的大大的“满”字。贴在爱车上,金银财宝就满满的。贴在米罐上米面就吃不完用不尽。贴在钱柜上,就财源滚滚不断。他们给我讲从前,有一个阿妈不识字,把“满”字贴在马桶上了!可能是个杜撰出来的笑话吧!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89EN00SIGG.gif

台湾还有午夜去寺庙抢头香的习俗。有的年三十凌晨就去排队,一直等到除夕夜0:01分,寺门忽然打开,手持燃香的人们潮水一般涌进寺庙,谁第一个把香插进香炉,谁就会拿到寺庙里准备的红包,里面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抢头香最重要的是祈求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就连马英九也到台北“保安宫”向民众发红包。寺院理事还抽签探看国运,祈祷国势昌隆,国泰民安。

不管在哪里,和台湾人说起过年拜佛祭祖,他们都说:这是从你们大陆带来的啊!那时我就由衷涌起喜悦和骄傲,台湾依然传承着丰厚底蕴的炎黄文化!

的确是这样,在新北市的平溪区,元宵节前都要举办放天灯活动,已经延续二百多年。天灯是用白色宣纸糊制,然后染上红黄蓝绿等不同色彩,也有花色的,造型很像一顶孔明帽,故而又称“孔明灯”。

相传三国时期,四川平乐古镇是军事重地,诸葛亮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算准风向,制成纸灯笼系上求救信息放上天空,得到救援而脱险。后人为纪念诸葛亮而放升孔明灯,后来演变成节日仪式的祈愿祝福。现在海南也一直保留着放天灯的民俗。

“放天灯”,就是在纸糊的灯状球体下点火,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将其送上夜空。天灯的“帽沿”用竹片围成圆形,用两根铁丝在圆形竹片之间架成十字形,燃料固定在十字形的中间交叉点上。

每年2月4日是台北的天灯节,人们携家带眷,纷纷坐接驳车或自驾车从四面八方涌向山峦起伏的平溪区。业主在店内准备好一摞摞色彩不同的天灯和简易的书写架,旁边挂着墨汁筒和毛笔。买完天灯要展开挂到书写架上,亲自写上自己的祈愿。写完晾干,再拿到外面,点燃天灯底座(用细铁丝交叉的十字)夹着的油纸,然后高高举起,等火苗的热量把灯筒鼓胀起来,在撒开手,天灯就飘飘摇摇的飞向天际了。油纸烧尽,天灯才会飘落。

天灯陆陆续续升起,飘向苍翠的山谷,宛如朵朵闪烁的花蕾。天灯放得越高,运气就越好,虔诚的祈愿就会越快越顺利地实现。

天灯节仪式的主会场还约定几百只红色天灯同时放飞,瞬间如数不清的闪光的宝石从天庭溅落,也像忽然抛起千万颗红亮亮的苹果……飘飘荡荡,越来越远,越来越小。那真似奇异的天象,充满神幻色彩。

记得兔年岁尾,台湾文艺工作者呼吁: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要用“long”的发音,尽量避免用英文“卓根”的发音,以免造成龙文化被忽略。那时我耳畔萦绕起张明敏的歌声“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http://s6/middle/5dab8b17gb7d18a89fcf5&690

http://s10/middle/5dab8b17gb7d18c7155d9&690

http://s13/middle/5dab8b17gb7d188c9fd1c&690

http://s4/middle/5dab8b17gb7d18e5258e3&690

http://s5/middle/5dab8b17gb7d1991087d4&690
     台湾塑造的龙
http://s1/middle/5dab8b17gb7d19a0092b0&690
      大红喜字双杯
http://s16/middle/5dab8b17gb7d1998a151f&690
         牡丹红瓷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