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雄出何方
(2009-09-10 04:07:47)
标签:
杂谈 |
自古英雄出少年。最近几件事让人想到高尔夫少年英雄出何方的问题。网上报道的韩籍华人的孩子在美国赢了业余大赛一事引来大家的讨论。咱在瑞典的所见所闻也不时令人想到这个问题。
8月初去另一城市凑热闹,参加那里华人高尔夫年度比赛,结果是一个年龄最小的男孩(好像14岁)大获全胜,得总杆,净杆,最近洞奖。听说他参加过瑞典一项全国性比赛,成绩不错。上周六,经朋友的朋友连系,斯德歌尔摩的一些华人高球爱好者首次聚在一起,打了场球。才知道这里也是藏龙卧虎之地。有位爸爸差点4.7,一流高手。他儿子更是一颗高球新星,赢了瑞典新人赛的全国冠军,现在正四处参加各种比赛。咱年初曾写过关于一姐帅哥后面板凳厚度的小文,说说瑞典青少年高球金字塔的厚重底座。不论哪个级别,能在瑞典打到全国冠军,绝非等闲之人。在这成堆的高手中撕杀,水平定能不断提高。咱为同胞自豪。没准用不了多久,瑞典华人高球新星也龙腾虎跃国际赛场。
人口不足北京的北欧小国瑞典,在许多体育项目都有世界级的大明星,高球赛场上也时有瑞典帅哥丽姐捧杯。看看前不久的索尔海姆杯的队员名单,瑞典的队员远超其国家人口比例。一流高手层出不穷,得益于瑞典这肥沃的土壤,养育出如云的青少年高球高手。不久前儿子告知,他的一同班同学在意大利度假时参加当地一比赛,赢得冠军并打出球场新记录(比标准杆低两杆),被邀请去参加总诀赛。上周日在主场打球,见一常在俱乐部打工的高中生,打招呼时,他说刚打完俱乐部青年组比赛,后九洞减4,正要去加洞赛!咱打球时,也碰到过一些本俱乐部的青少年高手。许多像咱儿子一样的高中生差点3至5,甚至更低。看他(她)们打球是种享受。与这些孩子的父母或带队的教练聊天,感觉到这里的俱乐部制度及各种比赛就是这高球肥沃的土壤。
瑞典的高尔夫确有不同于英美和日韩的独特之处。咱以前的小文提到过,这里高尔夫的经济门槛很低,是一项名符其实的平民运动。但又有独特的绿卡入门制度。要上课培训学礼仪和基本技术,考试通过才能得到高球绿卡,再加入正规俱乐部成为会员。像其他的运动项目如足球,冰球,网球,乒乓球一样,全国有很多的高尔夫俱乐部。大部分俱乐部都有各种级别的青少年比赛组,有专业教练负责平时的常规训练和组织参加各种比赛,如俱乐部内部赛,俱乐部之间的联赛,各种地区赛和全国性比赛。一般的青少年的会费很低,咱俱乐部22岁以下年费是1950克郎(与人民币差不多),有的俱乐部才几百元。从儿子在羽毛球俱乐部的经历可知,为降低参加比赛的费用,俱乐部充分利用家长的参与。咱就曾当过两年儿子一组的领队,带他们组参加俱乐部之间的联赛。孩子们去外地参赛,交通和住宿都极为简单便宜,经常自带垫子和睡袋,大家一起住球馆睡地板。这样家长负担不太重,孩子们大都很喜欢。青少年的训练和比赛很正规,但不会以此为主,学校为辅。孩子们照常上学,只是要计划好时间,有的学校把这种训练算成体育课,给学分. 如此,家长孩子也不必为选择学习或训练而烦恼。若确有天赋,又专心上进,俱乐部会组织特殊的小组,专人重点培养,参加高水平甚至国际比赛,并推荐进国家集训队。儿子在他的羽毛球俱乐部就自带一个这样的future team,还要在假期带他们去广东省队训练。
咱即非专业,又非从业,仅从在瑞典的所见所闻,感觉到只有金字塔才能有闪光的金顶。要想普及高球运动又提高竞技水平,必须降低经济上的门槛,同时提高礼仪和技术的门槛。这瑞山之石,也许能为中国高球开路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