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了, 却没恢复!

标签:
杂谈 |
Easter
holiday
上周五,开放第一天,我排到下午2点才开球,巧的是又与高球常青树夫妇同组。我说起去年见识老夫人的sandie,历历在目,大家格外高兴。这位打了70年高尔夫,年逾80的老先生坚持要与我一起打yellow tee(金tee)。他说起冬天他们毛里求斯打球时,因为雨多,球场不许开车,那些习惯坐车的人不能打,而他们习惯不坐车的人照打不误。这场球,打的高兴,聊的更高兴。让咱更钦佩的是,他们那把年纪,推着车打18洞一点不觉累。咱自己打过15洞后越走越累,球越打越臭。真是汗颜。
第二天,咱不顾腰酸背痛,又来到球场,又是等到下午2点多才开球。这次遇上两位年轻小伙,都是单点高手,只是从别处赶来,对本场不熟,前几洞我打得与他们差不多。在最难的第6洞,330 米,par 4,他们一个+1,另一个+2。我一号木开球又直又远,落点不错。第二杆用铁木杆(rescure),150米过大水塘,幸运的落在果岭上(见照片)。虽然没抓住鸟,得一帕也很好, 得到两位高手的鼓掌。照片上是夏天的景象,现在还有大片残冰,上面还有许多小白球,看来冰也不帮忙。此水塘使许多英雄竞折腰,不愧是本场最难的洞。这场球,咱跟着高手,也有几次亮点。只是最后几洞又晚节不保,只好当成练习。
第三天,咱再去,球打得不仅没提高,反而更差。看来咱不仅需要提高技战术水平,还得加强身体素质。因为前年10月羽毛球比赛脚腕受伤,去年凭医生证明得以租车打球。一年多没有步行打球,估计今年得走上十来场才能恢复。任重道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