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麻木” 又来“电的”
(2009-10-19 12:33:45)
标签:
电动车交通环境道路交通飞车小钱武汉休闲 |
就个人而言,对“电的”并没有达到深恶痛绝、置于死地的地步。说实话我还坐过几次撒。不过“电的”带来的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和社会问题,让我有话要说。
电动车本身是一个有益的东东,零排放环保、便捷、缓解交通压力,这是其诞生之初的含义。如今我们武汉的的士、公交都已改用燃气供应动力,电动车看来也是顺应这一号召的产物,是被大众乃至社会所欢迎的。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动车“骑”上马路,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乱穿行,抢道,车辆盗窃等等一系列问题相继浮出水面。而在这些问题中,“电的”的存在,似乎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温床。
“电的”,顾名思义,电动车的士,以盈利为目的不合法运营。据我所知大多数的“电的”都是兼职,是一些人利用上下班这段时间,征点小钱而已。其实靠自己劳动挣点户口的小钱本无可厚非,但是无序的经营,缺乏市场规范的行为,让这一行业伴随着许多隐患。
“电的”最活跃的时候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为了能多拉几趟,于是在载客的时候,争分夺秒“飞车”这一幕常常上演,看得我是心惊肉跳。抢汽车道,闯红灯,强行猛拐,好像特技表演一样。有时候很佩服那些坐“飞车”的人,真的很勇敢……
我并不是说所有“电的”都是这样,没有以偏概全的意思,但是交通事故往往就出现在一时大意之时。没有人能在坐上“电的”之前就预知到他有没有“飞车“的爱好。
“电的”同时也变相加剧了盗车现象的猖獗。为了节约成本,“电的”司机很可能会去买那些便宜的“赃车”。于是有求有需,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产生了……
“电的”市场的不规范,以及本身的不安全,对于乘客来说,都是潜在的“危险”。假如真的出现了事故,他把你一甩了之,去哪里找到他们?谁又来对你负责?
基于“电的”的产生还有另外一点,不容忽视。“电的”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有市场。如果你看看每天上下班搭公交挤车的庞大人群以及拥堵的道路状况,自然就会明了其中的缘由了。城市交通的合理规划,道路拥堵问题的解决,等等问题。假如出行有个轻松顺畅的环境,谁会愿意冒险去做“电的”……
放眼看国外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布局,德国的一些城市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武汉相似的工业城市背景,相似的上下班高峰密集问题,但是通过合理的道路交通布局和规划,让繁忙中不失有序。同样密集的上下班人流,合理的分流到公交、城市轨道等公共交通工具上,通过合理的规划交通线路,创造出一个井然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像这样合理完善的交通环境,我想是我们城市规划者应该借鉴和学习的。“德中同行走进武汉”,是近期武汉的一个比较大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其中涵盖的科技知识和人文的信息,让我们有了一个足不出“户”,就能亲身感受德国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分享的在城市规划治理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当下恰恰需要的。
电动车,本是顺应武汉发展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响应诞生,但之后缺乏规范的管理和规划,导致了现今如此混乱的局面。有关部门是不是该出来亡羊补牢一下。不要画个虎头,续个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