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朱藻破得了名利却一生为情所累为爱所苦。
他的道德亲情是如此淡泊,他执着的爱情确又是如此虚无。
他的父辈演绎着多情却无情的风流孽债,他与母亲却承受了有情似无情的苦果。
面对母亲的死亡,他有锥心刺骨的伤痛。否则何以在墓室之中一连数十日借酒浇愁,醉了又醒、醒而复醉。他把削香剑诀给了铁中棠,他说自己已经无心练剑了,他若是真如表面这般潇洒薄情,又何至于意兴阑珊如此。他不言仇、不言恨、不言伤感,不是母子情太淡,而是他们都用冷漠的外表掩藏了柔软而脆弱的真心,互相折磨着留下了一生的遗憾。如今人已死,一切皆为虚诞,再痛哭流涕、指天誓地又能弥补什么,不如默哀长叹,拂袖前看。
对于亲情的淡泊,他只好希望从爱情中找到补偿。
朱藻对阴嫔的情感,最初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恋母情结的满足。阴嫔是那种岁数大,但却美艳照人的少妇。在朱藻还不识情为何物,只会纵酒学风流的时候,阴嫔身上种种成熟女性的魅力已经致命地吸引着他对于母亲的种种幻想与希翼(夜帝夫人也是绝色美艳),相对于冷漠怪异、生人勿近的母亲,年少孤独的朱藻显然在阴嫔那里找到了更多的依恋和慰藉。但这毕竟不同于真正的爱情(朱藻在阴嫔墓前都不该口地说他们两个之间只有感情没有爱情。)朱藻与阴嫔后来的爱怨纠缠,也是因为两人对于和对方的感情的看法不对等。朱藻觉得他付出了感情真心真意,而阴嫔却认定了他负心,因为他朝三暮四。不自私便称不上真正的爱情。真心一旦付出便无可救药,容不得别人分薄一份。阴嫔对朱藻如此,朱藻对水灵光如此,水灵光对铁中棠也是如此。这条命运的链条交错了故事的线索,其中的守望与失望的轮回,苦苦痴痴,叫人神伤。不会去强求,也不会去迁就,这就是朱藻的本色。一个分不清是冷漠或者是热情的谦谦君子。
阴嫔与朱藻的关系就好像一句诗“花红易衰似郎意,流水无情似侬愁。”但却又不止于此。
只因郎本无意、花本未红、只有卿一厢情愿,徒惹闲愁。
个人以为阴嫔与朱藻的两种相思的确动人心魄,而两人似是而非的别离理由也颇耐人寻味。
很多人认为朱藻之所以不喜欢阴嫔是因为他们是同一种人,同样的人间绝色,同样的颠倒众生。因为了解而乏味。反而个性截然相反、倔强又单纯的水MM能有一种神秘感令朱藻为之着迷,一见倾心。但若是以此推论,何以水灵光又重亲关于与她个性相似,同样纯真的铁中棠,却对朱藻这样成熟温柔的绝世佳公子不屑一顾呢?
使他们聚散离合的根本原因恐怕还是对于爱情的信任感。朱藻对阴嫔不是因为了解而乏味,而是因为了解而不信任。阴嫔与他是同一类人,他对阴嫔的不信任,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在遇到水灵光之前他不相信人间有真爱,他游戏群花之间,惹得众多女子芳心可可,宁愿抛夫弃家,随他而去。原因并不是他付出了真心真情,而是凭着手段与个人魅力迷惑众生。阴嫔年与他耍的是同种手段,掩藏了真心,虚情假意,害了一个又一个的“痴心男子”。只是他们一个是为孤寂的人生寻找一点慰藉,一个是为了失败的爱情找人发泄。朱藻曾经对阴嫔说:“像你这种专挖男人眼睛的女人,有哪个男人敢真心喜欢你?”这的确是朱藻的心声,也是他最介怀的地方。他与阴嫔在一起没有安全感,就像是棋逢对手的两个人时时布局、处处拆招,哪怕真的有哪一方良心发现诚心相让,也绝对会被疑作是陷阱,拒受好意。朱藻拒绝阴嫔只因为他算准了她的私心,却不清楚她的真情。
相对阴嫔,水灵光显然要简单纯粹得多。她只爱她的棠哥哥,那种爱纯真、执着、简单而又坚定。棠哥哥占据了她生命的全部,除了他,没有什么能够惊起她心中的波澜。这种专一对于素来风流又不信真爱的朱藻来说是种奢望,羡慕又嫉妒。若能得到她的一片真心,当真是沧海桑田、地老天荒都可以此情不变。这对于表面滥情内里痴心的朱藻而言,没有比这更理想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幻梦更令人着迷。所以他执着地追求水灵光,百折不挠。这实际也是追求他心中的希望,证明人生的一种信仰(他对夜帝的风流恐怕也颇有微词,因为这多少间接导致了他的一生孤寂、亲情淡薄和家庭的不幸。但他对此却束手无策,甚至不得不重复着住家的同一宿命。但他本质上和夜帝又是不同的。
夜帝临老还入花丛,终其一生没有一个女人绊得住他的心。但朱藻却实实在在地对水灵光动了真情,便决心从此不二色,他一度在游戏人生与从一而终的问题上徘徊,现在终于找到了答案)。
反观水灵光对朱藻的麻木,也是出于一种对他在感情上的不信任。水灵光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棠哥哥是不会骗我的”。但是她绝对不敢对朱藻抱有这个希望。一入崂山就看见“群花争艳”这一幕就够一个女人刺激的。后来不管朱藻怎么改邪归正,有一千张最也说不清这笔黑账。而朱藻那种成熟男人的优雅风度和内敛气质,更令她猜不透,摸不着。不如玉棠哥哥一起,由年轻人的天真幻想直来直去令人放心。何况她对朱藻的担心,与朱藻担心阴嫔一样,她觉得这位朱公子手段太高,分不清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就索性当他全是假的吧,反正她心里已经有了她的棠哥哥,再也容不下别人。
阴嫔与朱藻重复着同样的宿命,致使他们追求的方式一个激烈、一个淡然。都是明知“爱是虚空华”,却偏要耗尽此生苦执着。佛曾说过,离幻即得解脱,但他们各自解脱于情的代价却未免太过令人心寒。阴嫔燃尽生命成全爱,朱藻满怀愧疚与遗憾发誓要忘情。他生未卜,此生已休。唯有寄望来世这样惨烈的感情错位不要再重演。
风光登场,寂寞人散,超然绝世的传奇落幕也只是人生无常。灭了情、死了心,红尘里也许不会在找到痕迹,看这样的浊世佳公子、翩然独立。
http://s12/bmiddle/5daa4778x7f63ccce7ddb&690&690欲回天地入扁舟——记朱藻(下)" TITLE="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记朱藻(下)" />
(初写于2007.10.0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