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费孝通《差序格局》有感
(2008-12-10 22:28:5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毕老师作业 |
读费孝通《差序格局》有感
张文丽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是用来描述中国社会结构的。他认为中国社会结构的格局并不像西方社会格局那样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国家的人现在讲的就是关系,应该说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曾经有句话是“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但在现在却大有“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的趋势了。虽然这有些夸张,但应该没有人会否认有关系办事就是会比较容易。就拿找工作来说,同一个工作岗位,有关系的人可能很容易就获得职位,但没关系的人,要付出很多,而最终却也未必会的到。如果你的关系网够强大,那你做事情就是会比别人容易。
每个人都会有一张网,就是关系网。在这张网上又很多条线,又有很多的人,他们也都各自有自己的关系网。如果需要,通过这张网,你甚至可以找到以前不曾认识的人,因为你和他有交集,这就是你们共同认识的人。这样后,你的关系网就又变大了。每个人的关系网在不同时期是不相同的。并且上面的人也不会永远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这是有原因的。
就像费先生所说,中国乡下佬,其实适用于整个中国的所有人,都是讲“私”的,或多或少,程度不同,但归根结底,每个人都会想到自己。就比如说,一个人选择做一件事情,他不会白忙活,他总会为得到利益而作。只是想获得的利益形式不同,或者是直接的实实在在的物质、经济利益,或者是精神方面的、无形的。比如有人在提供帮助后,会索要钱、物质之类的回报。有的暂时不要回报,是想要在长远以后,当自己遇到困难后,会有人来帮他,不论是谁,都可能会发生自己无法独自闯过的难关,这时就需要别人的帮助了。他是在为自己的以后作打算。有的人想获得良好的口碑,有的人想获得技术或者经验,有的人想获得良心的安慰。总的来说,人们的所作所为,总会找到原因。只是有的看来很神圣,有的则是很实际,或者在别人看来很让人看不起。但每个人都是有私心的。
我们国家所讲的“家”,随着利益的变化、时间的变化、目的的变化,其收缩性是很大的。因为“家”总是给人亲切、温馨的感觉。当别人把你看成一家人时,你总会感到心里很温暖,也会有归属感。你会有想为这个家做点什么的信念。因为家人之间是联系最密切的,是你想保护的。作为一家人,一个家庭成员可以为了另一个家庭成员或整个家庭的发展而放弃自身的利益。在这个家里,有的时候是真的会出现不求回报的情况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许多人喜欢把本来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成为一家人。因为既然是一家人,你就该为这个家奉献点什么,做点什么,并且对于你的所作所为,他是可以不给你回报的,而即使是这样,大多数人也还是能认可的,认为这是正常的,天经地义的。所以,我们常听到有的人把一个宿舍看成为一家人,有的把一个班、一所学校、一个村、一个省、甚至整个国家在某一时期都可以称为一家人。在这种情况下是因为大家之间有共同的利益,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着。或者有的人是想把大家联系到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为了这样的家,为了相同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像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世界的构建,虽然不是近期能实现的,有的人、有的国家会为之奋斗,也有的不会放在心上,他们都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但如果能实现,对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是好事。但有的时候,一个人也可以为了小家而放弃大家的利益,如为一个团体、为小家的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但无论怎样,他总可以冠上“家”的名号而求小家利益。于大,他确实徇私了,但于小,他又是在为公,他也是在为自己所在的小团体谋取利益。所以很多时候,家的概念是模糊不定的,它可以随时随情况而变化其大小,大可以延伸到全国、全世界、甚至整个宇宙,小则可以收缩到只剩自己一个人,光杆司令,让你亲身体验到世态炎凉。
所以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每个人都是活在网络里的,只是网络的大小不一样,家也是你的一张关系网,这是你的根基。从这个根基中,个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