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差序格局》有感
(2008-12-10 19:57: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毕老师作业 |
读《差序格局》有感
06社工严泽文
在费孝通《差序格局》一章中提到,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俞推俞远,也俞推俞薄。”
在西方信奉耶稣基督的社会中,他们人与人的关系中间都有着一个角色--耶稣,大家都知道物理学上三角关系是最为稳定的,他们认为在上帝的脚下人人都是平等的,他们的关系因为有上帝的存在而相互协调着,难以发生大的改变,这就是宗教的力量。而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一一对应,这样的关系就像一根线一样容易断裂,就像一对有子女的夫妻较没有子女的夫妻来说,他们的关系也就更加牢固,这也是为什么有子女的夫妻比没子女夫妻的离婚率要低的原因。如果说西方社会的关系是一个
费孝通提到“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就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在中国有许多东西是比较有“弹性”的,大家都很灵活,个人的能力确实很强,汉语一般都把想说的话放在后面,比较婉转,而英语都是把需要强调的部分放在句子前面部分,开门见山的提出来。“中国人是攀关系、讲交情”人格化的东西很多,但是现在中国行使的是需要去人格化的科层制,这就导致中国出现多方面的问题,我觉得这两者的关系是难以调和的,科层制要求办事不顾情面,但是对于一个拥有着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富于人文色彩的国家中的国民来说,这是难以实现的。这两者其中必须有一个得改变。
注:以上引号里面的内容全摘自费孝通《差序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