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学解释9"薄利未必多销"—价格弹性

(2009-01-31 09:26:07)
标签:

经济

需求弹性

价格弹性

薄利多销

杂谈

分类: 经济学学习

我们常常听到“薄利多销”的说法,所谓薄利,就是价格低,每一单位商品的利润就少,但是如果销得多,利润量就会增大。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这种说法一直成立,那么所有物品的价格一定是降低到成本线为止。下面,我们简单从价格弹性来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需求量对影响需求函数的任何一个变量的变化皆有相应的变化,而对某种变化的敏感程度或反应程度可以用弹性(elasticity)这个指标来衡量。亦即,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它是指由于某一自变量的值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应用到实际经济中,就是价格提高或降低时,销售额的变化,或者说价格降低百分之一,销售额将变化百分之多少的问题。

需求弹性系数值的数学表达式为:经济学解释9"薄利未必多销"—价格弹性

根据需求规律,价格与需求量是反向相关的,因此需求弹性计算出来总是为负值。一般,我们都以绝对值来讨论问题,需求弹性根据其绝对值,可以分为以下4类:

1、无论价格变动如何,需求量不变,即E=0,称为完全无弹性。这些物品如一些特别治疗的药物等,无论价格如何,病人都是需要的。

2、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即E<1,称为需求缺乏弹性或弹性不足。如一些生活必需品,水电等等。

3、需求变动的百分比等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即E=1,称为需求单位弹性。

4、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即E>1,称为需求有弹性或弹性充足。如一些奢侈品等。

在上述分类中,弹性充足和弹性不足是经济中最为常见的两种需求弹性。

 

下面我们回到薄利多销的问题,针对完全无弹性,薄利不可能多销,因此薄利未必多销。而对其他几种弹性,薄利确实可以多销,但是利润量未必增长,也属于薄利未必多销。我们来分析弹性与收益的问题。

总收益=价格*数量,由于价格的变化和需求量的变化对总收益的作用正好相反,我们分别称由于产量的变化引起收益的变化为产量效应,由于价格的变化引起收益的变化为价格效应。因此,两种效应中,相对较强的一方将决定对于总收益的总的影响。而需求弹性可以告诉我们哪种效应在起主导作用。

如果E>1,亦即需求富有弹性,则产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价格会使总收益降低;

如果E<1,亦即需求缺乏弹性,则产量效应小于价格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价格会使总收益增加;

而E=1,价格变化对收益无影响。

从上分析可知: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反方向变动,可以通过降价实现薄利多销;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同方向变动,降价反而使总收益减少,亦即薄利未必多销。

 

影响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有:

1、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强度,一般需求强度越高,需求弹性越缺乏。因此,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2、商品本身的可替代性。一般,替代产品越多,越富有需求弹性。

3、用于商品的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一般,支出比例越高,越富有需求弹性,比例越低,越缺乏弹性。

4、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泛,需求量越大,弹性越大,用途越少,需求弹性越小。

5、价格预期的变化时间。价格越稳定或保持时间越长,需求弹性越高,持续时间越短,需求弹性越缺乏。

6、商品的使用时间。一般,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而非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