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ica.nipic.com/2007-11-02/2007112132432926_2.jpg
梅园风景图来自新浪网络特此说明
金秋时节访梅园
无人知 2010.10.5.随笔无人知随笔系列
在度过了烈日炎炎、骄阳如火的夏天,一下子就是秋雨不断,温度迅速地下降。现在几乎是没有了春天、秋天,而只有夏天和冬天了。
今天,却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还是应该到外面去走走。
秋天,美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百花盛开的春天一样令人神往,金秋的阳光温馨、金秋的微风轻柔。一到外面蓝天白云飘逸,空气十分新鲜。我们乘车到了梅园。
现在的公园那里像公园,很像一个赶集的集市,成千上万的人来去穿梭。不过,梅园的地方毕竟比较大,我们马上就往人少一点的地方走,金桂飘香已经太香了,今年的气候比较热,一下子到了桂花季节,这金桂、银桂一起奔放,我们就是走在那花的海洋了。
扩音机里播放着锡剧王彬彬和梅兰珍的《珍珠塔》,壮壮是一边唱一边的比划着动作,看到我总是看着他笑,因为有人在欣赏他滑稽的动作他就更加起劲就像个孩子,我说就是有我这个傻傻的人在欣赏你,再说是两个人,反正,公园里什么人都有,如果,一个人在笑啊、跳啊。人家会笑这个老小孩是什么名堂呢!
不过,确实有个比我们年纪大的老头儿,穿着红色的唐装拿着扇子在一本正经地表演,是那样的全神贯注、异常投入、出神入化。
11时,在现场观看高空走钢丝,有三位演员,一个是在高空骑自行车,一个是吊在钢丝下,大概是起到平衡的作用,还有一位是在后面走,啊呀!这个工作太难做了!我看着也把这心挂在当中,第一次表演好,第二次又是摩托车在钢丝上开着,还做了几个高难度的动作,表演高潮大家都鼓掌了,我鼓掌的时间更长,太不容易了!
梅园是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在1912年开始修建的,它与苏州邓尉、杭州超山并称为“江南三大赏梅胜地”,在冬天,满山的万余株梅花在寒风中怒放,非常好看。
现在虽然不是梅花季节,但是欣赏梅园的美景之外,在金秋的丹桂飘香、空气新鲜、微风送爽的美好时刻里,更深刻感受到了一个世纪前,中国民族企业家荣德生的眼界、胸襟和气度。他在“办事业”的实践里所体现的企业经营之道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到了今天,依然是现代企业所学习的榜样。
梅园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小桥流水”的江南私家园林。它除了有江南庭园“一年无日不看花”的秀美,更有一种博大的气势,依横山而临太湖,建造之初,荣德生就以“为天下布芳馨,与众人同游乐”为目的,对公众开放,体现了荣老先生的博大胸怀。
来到梅园“乐农别墅”门前,看看荣毅仁兄弟的读书地方,记忆荣家对国家的无私奉献!走出“乐农别墅”,不免感慨:企业创业中对技术和人才的重视、发展中对诚信的坚守和对品质的追求、成熟后对社会发展的责任和贡献,这些荣德生先生在一个世纪前的“办事业”的实践中所体现的精神与追求,至今也仍然是中国企业发展所应遵循的方向吧。
在梅园“香海轩”,荣德生先生的铜像后的廊上挂着一幅楹联,概括了荣氏家族品质与气节,借此表达对荣德生老先生和荣毅仁先生的尊敬及缅怀之情—“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荣毅仁的座右铭出自梅园的一副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这个座右铭有点“中庸之道”的人生哲学,与荣毅仁的家庭教育、自身涵养与理想很合拍。就是胸有远大的抱负,只求中等的缘分,过普通人的生活。看问题是高瞻远瞩,做人低调处世。真是这种远大的目光和诚实地做人造就了荣毅仁传奇的光辉一生!
这时手机响了,是姐姐来电问我;“你现在在那里?”
我说“我在梅园,桂花太香了!”
姐姐说;“我马上来了,我进了梅园的大门,你在那里啊?”
“我在荣毅仁读书的地方,我马上来门口接你。”我说。
哈哈哈!真是心灵感应,也是亲姐妹信息同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