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江约翰《达比金矿---成功学笔记(一)》有感

(2010-04-10 20:48:23)
标签:

达比

成功学

金矿

淘金

卖保险

江约翰

勤奋

励志

无人知

评论

阅读“江约翰《达比的金矿--成功学笔记(一)》有感

       无人知2010.4.10.无人知评论系列独家评论

http://chinese.wsj.com/pictures/photo/20090224/09.jpg

江约翰的文章我已经评论过两篇了,他很会写文章,他的思维非常的开阔,有创造性又肯努力肯学习,还有广泛的组织能力和超强旺盛的精力,做事是一丝不苟,他很擅长挖掘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把事情做得最好。他创建了“爱因斯坦生活圈”,把个圈子办得有声有色,他加入博客队伍只有半年多一点,现在已经拥有了387名圈友,他创办的圈子点击率还是很高的,连新浪可能也不敢小看这个圈子了。他的确是花了很多精力,他虽然是个年轻的创业者,但是,他的做事风格很认真很细致!他擅长编辑朋友们的格言,这项工作其实很烦很复杂,但是,江约翰和丝雨都能做得到。我是做不到的,我是那种比较粗枝大叶的人,我不会整理编辑格言。我还是喜欢单纯的评论一个朋友或者一篇文章,这样就比较简单,也可以向朋友们学习。

江约翰在这文章中说; 达比年轻时正值“淘金时代”,他怀着强烈的渴望,来到美国西部,寻找金矿。

经过三个星期的辛苦挖掘,他终于找到了闪闪的金矿。他回到家中,向亲友报告了这一重大发现,并向他们筹集了经费,买下采掘机械,运到矿区。

第一车矿石挖出来了,冶炼结果表明,他拥有科罗拉多州最好的金矿!他又挖出了好几车,达比充满了发财的喜悦和希望!然而,接下来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金矿的矿脉不见了!达比继续往下挖,拼命想发现已经消失的矿脉,但却无济于事。

达比筋疲力尽,最终决定放弃。他把机械便宜卖给了一位旧货商,垂头丧气,回到了马里兰州的老家。

这就是说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发现前进道路上遇到了阻力,这金矿的矿脉消失了,淘金的梦想就成了泡影,达比想到放弃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有多少年轻人也都是有远大的抱负,结果放弃的不要太多。这个有各方面的因素,也不是每个有理想的人都会成功!这有天时地利和各种环境的因素。因此,达比的放弃是属于正常的做人原则。

江约翰的文章又说;“那位旧货商很精明,他找来一位地质工程师实地考察,并做了精确计算。工程师认为,这个金矿存在一个“失效层”,只要继续向下挖三英尺,就能发现新的矿脉。他们恰恰从这里采出了黄金!这位旧货商之所以能从这座金矿赚取数百万的黄金,是因为他非常清楚,在放弃之前应该先求助于专家。

而哪位旧货商他请来了专家,他却赚到了数百万黄金,他求助专家而成功了。主要还是这个旧货商有超人的智慧,挑选了真正的人才,是个真正的专家!像我们现在的专家是砖家的多,可相信的比率太低了,这做人的智慧还要超越外国人。

江约翰说;“达比因为离金矿仅三英尺时半途而废,从而失去了一次暴富的良机。他将这一教训牢记于心。很久以后,他成了美国一流的保险推销员,他加倍地补偿了自己,并且还清了当初的债务。他说:“我曾经在离金矿三英尺时停了下来,但我永远不会因为我劝说别人买保险时说不而放弃。”

多数人在成功之前肯定会遇到许多挫折,甚至是失败。面临挫折时,最容易,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放弃。大多数人正是这么做的。

江约翰写这篇文章有一个很巧合的一点,他和达比也同样当过保险推销员,一般来讲当个很成功的保险推销员,再去当职业经理人是肯定行的,他的目标就是永不放弃!约翰硬是有一股韧劲动员人家投保,人家不肯结果他就在人家家中聊了一个晚上客户就投了保险。所以,他和达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永不放弃!最后成功了!如果是我我早就后退了,我是永远想到的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人和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约翰的文章最后说;“所有成功人士的经历都表明,最伟大的成功,仅仅是在被失败笼罩的时刻又向前迈一大步。失败是一个狡猾的骗子,对于欺骗和愚弄十分在行。当成功近在咫尺时,它以引诱我们犯错为乐。

约翰写达比的文章也是一种洋为中用的励志篇,他知道失败是个狡猾的骗子,成功的人只要在坚持一下就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机会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它在我们身边的时候,不是打扮的花枝招展,而是普普通通的,根本就不起眼。看起来耀眼的机会不是机会,是陷阱;真正的机会最初都是朴素的,只有经过主动与勤奋,它才变得格外绚烂。

约翰是好样的,他正在努力地攀登上新的高点,充分发挥着领导才能,开辟创造着自己的事业,把品牌打出去,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为自己交上一分满意的答卷!加油,约翰!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成功学经典《思考致富》作者拿破伦.希尔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7-08/27/xinsrc_10208042717474372695812.jpg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5/06/xin_11205060608450626319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