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仕强论《“孔子”对“易经”的贡献》

(2010-03-16 13:39:34)
标签:

孔子

易经

论语

曾仕强

耕耘

成果

而立

不惑

天命

耳顺

无人知

 

http://img39.dangdang.com/42/4/8710359-1_o.jpg

                       孔子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

             曾仕强论《“孔子”对“易经”的贡献》

       无人知 2010.3.15 看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曾仕强教授解说,就是十五岁之前也是读书的,只不过不要过早地下结论到底学什么。

   我的理解是像现在孩子的父母很早就让孩子学这样学那样,美其名曰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小孩还是以好玩为基础。

   曾仕强说;要到十五岁的时候,说明已经看得出孩子的基本特色,也就是可以立志学了,开始下决定到底学什么。也就是到了初中毕业的时候可以有一个方向和目标了。

   孔子告诉我们这十五岁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这第一个阶段朝什么方向,学什么,不可以浪费宝贵的时间了。

  三十而立,这是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十五年中,也就是摸索着前进十五年,就可以归纳出自己的原则,自己的人生原则在太年轻的时候不要太坚持,不要轻易的下结论,但是,到了三十岁还不能坚持原则就是很可怕的事了。也是这个阶段尝试和坚持。

   四十而不惑,就是到了四十岁就遇事而不迷惑了,不惑是对个人的原则不惑,孔子是主张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到四十岁就是做到对人生的原则不迷惑。

  人活到五十岁,回头一看好像有一只手在安排,不这样不行。其实,因为这样都是自己一步步积累起来的结果。

   每个人要替自己负责,《易经》告诉我们每个人要对自己负责,三十岁做的事,要对五十岁负责。

   到五十岁也就是这样了,成功不成功也不作为奇,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成功,还有就是每个人的成功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孔子的贡献就是人要服老,但是,不要认老,服老?就是生理年龄是老了,体能肯定是衰退了,但是,心理年龄是永远要年轻的。一个人怎样做都很自在,生活很充实又怎样会觉得老呢?

  从曾仕强教授那里知道,孔子不仅对“论语”是杰出的贡献,同样,对“周易”也是有杰出的贡献!

  现在的父母都要孩子去当姚明,这是不可能的,姚明这样高,姚明努力而又有自身的条件,你硬是要孩子学他,就会弄巧成拙。

   我们要只讲耕耘,不讲收获,掌握好自己的原则,就是心理上的真正成功,那种为官不为民和为富不仁就肯本不是成功。

  学习孔子的理论就在于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对人类、对家庭、对国家有利的事,而自己做到问心无愧而心安理得,那这样就是个成功的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