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走亲访友散记;年龄的差异看问题的各不相同
无人知 2010.2.22 走亲访友散记 (一)
新年到了,走亲访友的时候到了,好在不要到外地去,就避免了进入“返乡”的浩浩荡荡的大潮中去,就是在本地的亲朋好友处走走,公交车、打的、自行车和步行。反正路线也不是很远,我是最老土的,本来一直是骑自行车,现在因为保性命为了安全就总是乘公交车,还有就是喜欢步行,如果道路在一小时以下就步行。好在符合我要求的就有两家,我们就步行去拜访,人也走得热了,浑身也运动开来了,手里带点礼物也锻炼了手的劲力。
那天去了一个亲戚的家,约了我们好多天了,一是过年聚聚,二是看看他们为儿子准备的新房和新家具,也是参观和学习吧。
这房子真好一百另几平方米,这地段和出路都是四通八达,公交、菜场、大超市都很方便,房子四平八稳,大大的客厅,两个朝南大阳台,九十年代造的房子,我看是现在质量最好的房子,七层的多层房的五楼是最好的,阳光灿烂、窗明几净,我的亲戚原来的房子是拆迁的,凭着自己一流的口才和耐心的智慧,拿到了还算可以的补偿金,又加上自己夫妻两的勤俭节约和很乖的儿子,就买了这两手房,据他们说现在这么好的房子里面基本上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居住。里面的住户不是老板就是公务员,都在外面又有了更好的新房子,但是,这么好的房子出租实在太可惜了!那些蒸蒸直上的人还是选择财产保值为好!要接收买这里的房子已经买不起了,这价格已经太高了!
这里的房子我们是去过的,就是里面的新家具还是刚刚这次看到,年轻人的观念是旧的家具是红木的老式的是肯定不要的,还是老祖父传下来的,这花纹肯定是老式的。家具是在网上买的。式样是有点像欧式的,但是,这木头看上去有点像塑料样的,都是压出来的产品。电视机是买得好大好大,一个有30多平方的大客厅里我是站在最后看电视,我很好的眼睛也看得眼花撩乱。原来搬走的房主留下的全真皮的八成新的沙发是肯定不要的,当然也要算一下钱,买的新沙发这靠背都掐在腰部的。
门框和房门都保存得很好,那是一定要敲掉的,当然也装修好了,但是,也没有比原来的好,可以用的冰箱、空调、洗衣机都是七八成新的当然一概不要,可以给父母的当然好,但是,父母也有了也只能一概的丢掉,或许就一百两百的给了收旧货的,这收旧货的人家不要太高兴啊!
我们年龄大的反正是观念正好相反,其实,像我虽然是老土,但是,我自己认为这眼光是很好的,我说我小时候看的小说只说准备新房是要糊墙,而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其实,只要粉刷一新就可,这么好的八成新的家具沙发完全可以用的,买来的新的都没有这个好,我的先生的脑筋是和我一样的,因为他比我还要节约!亲戚是和我们要好的,大家讲话可以我行我素,自说自话,小朋友们还是蛮乖的,他会幽默的讲;“都像你们一样艰苦朴素,那这个内需又怎样可以扩大啊!”
我们的儿子也要附和小朋友们;“我们这批哥儿们都属于乖的,现在人家脑子进水的不要太多啊!我们的水还是进得少一点,要是样样不买新的,那么这钱放着还是要贬值的!”
也许这就是两代人的观念不同,也是年龄的差异,一样的题目会得出两样的结论。
再说这外面的诱惑、虚荣的跟风,一扇窗户打开了,空气阳光进来了,灰尘和污染也同时进来了!相信年轻人,鼓励年轻人,他们会过得比我们好!他们也会更加成熟。。。。。。
最后我摘录了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一段名言;“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梦寐的年月,那是个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季节,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下地狱,-----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和当今时代是如此相似,因而一些吵闹不休的权威们也坚持认为,不管它是好是坏,都只能用“最。。。。。。”来评价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