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军晶《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堂实录+听课随想

(2018-11-18 21:52:32)
分类: 教学相长

1118日上午,我在温州听了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此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重点发展学生的预测策略

我也是三年级的老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也有过困惑: 学生在教学之前早就读过这篇文章,故事的前因后果都清清楚楚,课堂教学的预测也就失去了其真实性。另外儿童在自然状态下的真实阅读,是一种被吸引的享受,很难像一个成熟的阅读者或写作者那样去参与作品的创作。蒋老师的这堂课给我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课堂实录:

1.填表格,学习“老屋的老”

师: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故事来填一个表格,你看,这么多格子一看就很难,这么多格子可不是乱填的,这些格子填的时候是有规律的。我们先来看第一列,第一格蒋老师填好了,看得见吗?读——这一列第二格里也填好了,读——

师:聪明的孩子已经会从蒋老师填的两个格子里发现规律了,你知道下面这个格子填什么吗?

师:我们来看一看,你们是这样猜的?出示句子:“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师: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这一列三个格子都填这句话也是有规律的,而且这句话在课文里老屋说了三遍。

生齐这读三句话——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师:这个屋子之所以一而再三地说这句话,是因为他真的年纪大了,很老了。那课文里还有哪些句子说明老屋很老了呢,来打开书本。分两步来,第一步先轻声自己再读一边,第二步拿出笔划出“从哪里看出老屋年纪很大了”?

生默读、找句子后交流。

生: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

出示句子1: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关注:老花、往前凑)

师:从动作看出老屋很老,还有很多呢。

出示句子2:低头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

     句子3: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

生读一读这几句话。

师提醒:刚才这三句话,你自己画的时候都划出来了吗?平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要因为找到一处就沾沾自喜。

2.填表格,讲故事

出示表格第一行:小猫  一个晚上  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喵喵,谢谢!

师:你看这么多格子蒋老师又填了一些,接下来的内容你能自己填完吗?

生默读课文,继续填表格。

师提示:填的时候也不需要填这么长的句子,可以写一些关键词。有些横着填,有些竖着填,只要发现规律都可以。

直接出示完整的表格,学生对照答案修改。

师:蒋老师认为这个表格非常有用,因为他可以帮助我们讲故事,就算你不看着书本也可以复述故事。

师:可不也可以让蒋老师试试,你们看第一行,(老师讲第一行对应的故事。)

师:好,你们能试试看着表格讲讲,能吗?你们认为最难的是哪行(最后一行)有没有愿意挑战最后一行的,来举手。好,等下开始练的时候只管自己不要管别人,张开嘴巴去讲,实在讲不下去可以看看书本。要张大嘴巴去练哦,不管你举不举手我都会把话筒给你,如果不会讲,就很尴尬了哦。

生练习讲故事

指生上台讲一讲第三个故事

3.填格子,编故事

师:你看,看牢屏幕,我要变了,你看,再给他一行格子,你能明白吗?还会来什么动物呢,我来听一听,不需要说理由,就听一听。

生:小兔子,小狗,小牛……

师:都有可能的哦,所有每个故事都有可能了哦,只要找到规律。来,现在同桌之间来编一个,注意同桌之间就要有协调了哦,有的人喜欢小牛,有的喜欢小狗。好,来练一练。

学生自由练说故事

师:蒋老师要请两组,第一组就请刚才已经举手就很久的同学,第二组蒋老师就报一个学号,因为刚才大家都练了,都有机会来说,如果他不会说,那就让他难为一下。

指生上台讲故事

4.有据可依猜结尾

师:蒋老师看的时候,真的忍不住就往下猜了,蒋老师在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来猜,而且都是三年级的同学。而且他们都猜中了,你们想不想看看?

出示第一种结尾:谢谢!

师:你看他是乱猜的嘛?你看,猜是要有依据的,猜错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你不是乱猜。

出示第二种结尾:老屋终于倒下了。

师:第二个猜的是老屋终于倒下了。你知道倒下是什么意思吗?

生:去世

生:挂了(你说的比较幽默)

师:你觉得他猜的有道理吗?

生:之前总说他要倒下。

师:是啊,你找到了前面的依据,而且很多故事也是这样的结局。如果一直讲,故事讲不完了)

生:题目叫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它怎么会倒下呢?

出示第三种结尾: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师:第三个人他猜的是总也倒不了。谁来说说理由?

师:不管怎样,我们猜的时候是乱猜的嘛?不管你怎么猜,都要有依据。

师:光说不练没有用,练完我们就下课,以后你们也可以在以后读故事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学。

5.读绘本,学预测

师:出示两本书的封面图片:《小猪变形计》、《爱心树》

读故事,学生预测内容(由于本班学生已经读过这两本书,本节课到此结束)

 

注意点1: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在文本呈现方式上,与其他课文有明显的区别,边上有预测旁批,为学生示范如何预测。课后第二题明确指出,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要有一定的依据。并用表格的形式例举了两次预测依据和预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旁批中的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再照样子说说其他预测又是怎样的出来的。

注意点2:

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保护学生预测的热情,淡化预测的结果。特别是在关注有依据预测的同时,要有多元的结果意识,避免用对错来评价学生的预测结果,不追求统一的预测结果,但也不是学生想怎么预测就怎么预测,而是引导学生找到更合理的依据,或者帮助其及时修正想法,继续预测。

 

教学思考:

把时间还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在一些观摩课、竞赛课上我们看导,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变了。在课堂上,因为害怕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超出了教师的课堂预设,就把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轻易地跑掉了,课堂成了教师与少数优等生的对话台,不少教师关心的也只是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教学预案能否顺利执行,而对于学生是否在场,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却不放在心上,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

如何让学生活动起来,不要当课堂的“看客”,参与到教学环节里来,是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花功夫的。列表格,搭支架,说一说,演一演,让课堂不要成为“问答式”的课堂。

在蒋老师这堂课上,正因为有了言语表达的凭借——表格图示,学生才能表达得如此精彩。蒋老师通过这一教学支架的搭建,打通了文本与学生的通道,顺利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的阅读力又一次得到了发展。这种有学习力的课堂土壤,改变了传统线性结构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形成了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还给了学生完整的大版块的自主学习时间。而学生也带着真实的任务,行使了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充实、丰富了自身的知识。我想,一块有学习力的土壤,一定会培养出富有生机、活力的绿苗。

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品尝到语文学习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大显 身手的课堂 应该是让学生起来的课堂,是在教师的预设、 引导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课堂。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做到时隐时现,进退自如。当而不是灌输,当而不 是失职。高明的教师之所以高明,就是他们能做到孔子所说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