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辙赞

(2023-06-26 17:39:20)
标签:

文化

苏辙

嗟夫,唐宋八大家,三苏三朵花。盖小苏、苏辙者,老苏 苏洵之子,大苏 、苏轼之弟尔。小苏小于大苏两岁,1057年,19岁的苏辙和哥哥苏轼一起参加礼部会试,兄弟两个都进士及第,被置于高等,苏轼名列第一,苏辙虽然没有哥哥的成绩好,但也名登五甲。1070年陈州知州张方平征召苏辙为陈州教授。苏辙,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德艺双馨、育人有方。执教三载,口碑绚烂。苏轼三抵陈州,同胞骨肉,谈天说地,共抒豪情、同扬壮志,其乐融融。在苏轼一生的坎坷历程中,兄弟之间的友爱,一直伴随着他。手足之情一直都是苏轼歌咏的题材。两人忧伤时相慰藉,患难时相扶助,分别之时写诗相通音信。即使在咱们这个礼仪之邦,像苏轼兄弟之友爱,都是不寻常的。他们不仅是兄弟,儿时的玩伴,学堂的同学,更是人生之路上的伴侣。很多人认为三苏之中苏轼最出名,才华更胜,这一点苏轼却不同意,他不止一次表示自己不及弟弟苏辙。

      他们的父亲苏洵一生最大的成就不是学问有多好,培养的儿子多成器,而是教会了两兄弟何为手足之情和如何做自己!

和苏轼的性格相比,苏辙的性格沉静、简洁,行文方式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却也在哥哥热烈表达兄弟之情时不吝啬地回应!苏辙和苏轼像是调换了个儿,苏辙更像兄长一直活在苏轼光辉底下的苏辙没有一丝嫉妒恨吗?!没有,不但没有,苏辙还为兄长苏轼的成就而骄傲,这点从其对待苏轼的态度、诗词以及为兄长所写的祭文和墓志铭便能看出,他对苏轼的才华那是发自内心地自豪!《宋史》在评论这两人的兄弟之情时还是比较客观的,辙与兄轼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兄弟阋墙、同室操戈,昭然于史、血腥淼淼。晶晶苏辙,做人楷模,流芳百世,凌空展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苏轼铭
后一篇:中医楹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