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妞科学请离境
(2023-05-17 08:44:29)
标签:
时评 |
"科学"一词由近代日本学界初用于对译英文中的"Science"及其它欧洲语言中的相应词汇,欧洲语言中该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近代侧重关于自然的学问。甲午海战以后,中国掀起了学习近代西方科技的高潮,清末主要通过近代化之路上走在前面的日本学习近代科学技术。许多人认为,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一词的学者大概是康有为。他出版的《日本书目志》中就列举了《科学入门》、《科学之原理》等书目。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使用"科学"一词的频率逐渐增多,出现了"科学"与"格致"两词并存的局面。在中华民国时期,通过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传播活动,"科学"一词才取代"格致"。
在中国,教科书上一般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或称为理科)和社会科学(或称为文科)。而诸如心理学、哲学(有别于科学)在中国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概念被认为存在划分不清、界限模糊的情况。因而"科学"一词常被模糊地使用。
科学
其实,即使是真"科学",也早被中华先祖命名为"知识"、"学问"了。明明白白的“公共汽车”为什么愣起
“中国科学
伪科学之害,广且深。耍核酸、卖疫苗,祸国殃民、罪在不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