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zuozengji_f653u
zuozengji_f653u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57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敲园

(2023-04-29 19:27:19)
标签:

文化

七律 推敲园(外两首) 

左增杰

房山和尚好骑驴,闭目吟诗展翅鱼。

如醉如痴神贾岛,亦师亦友妙昌黎**;

推之敲也弥陀咒,诵尔歌耶力士旗。

佳话莹莹传后辈,莘莘学子竟猜谜!

*推敲园(公园)位于西安常宁新区城南大道与神禾二路十字东南角,地处贾里村村南位置,相传贾岛曾经居住在此,贾岛著名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篇名句就发生在这里。贾岛和韩愈“推敲”的故事备受后人宣扬,知名度极高,公园因此得名推敲园(南园)。与推敲园(北园)相对。史载,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朋友李凝。到了晚上,他才找到李凝的家,结果李凝不在。贾岛在李凝的门上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其中有一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第二天,贾岛骑着毛驴回家。路上,他想起昨晚写的那首诗,觉得“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好,可能用“敲”字更妥帖一些。他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进了京城。这时,诗人韩愈的官轿迎面而来,贾岛避让不及,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中。韩愈停轿,问贾岛为何如此。贾岛也不胆怯,把那首诗念给韩愈听,并说了自己的烦恼。韩愈听后,想了一会儿,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些。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用'敲’字,使深夜时分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更好?”贾岛觉得韩愈说得很有道理,连连点头。从此,他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贾岛的这个故事,诞生了“推敲”这个词语,用来比喻写文章或做事时,要反复琢磨、斟酌,精益求精,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推敲园不仅保留了历史文化遗迹,也彰显了唐诗与文学打磨的独特魅力,同时还鞭策现代人做事要反复琢磨。

   **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点绛唇   贾公祠*

  乐做梧桐,撑高丹凤房山腕。大侠长叹,贾岛祠堂乱。故土豪杰,后辈飚歌赞,重开昝,瓦夯砖锻,足慰前贤愿!

*贾公祠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二站村,为纪念唐代诗人贾岛而建。清康熙三十七年,时任房山知县罗在公拨地30亩,在石楼镇二站村筹建了贾公祠,1956 年被废毁。改革开放以来,贾公祠的修复列入房山区的议事日程,区有关领导多次就贾公祠的修复进行现场调研,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研究策划贾公祠的修复事宜。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区人大副主任、韩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雄,从房 山区“打造文化名区”战略出发,毅然倡议由北京韩建集团出资 3200 万元,全面修复贾公祠。2005 月底竣工。重建的贾公祠,占地 36188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3040 平方米,分东西两区,东区 为祠区,建筑面积 683 平方米,西区为文化区、接待区,建筑面积1756 平方米,辅助 设施面积 1100 平方米,绿地 27716 平方米。祠内重塑了贾岛塑像,精心创作了贾岛生平的壁画,再现了贾公祠的庄严。贾岛故乡在房山: 贾岛字浪仙,法号无本。生于779 年,卒于 843 年,享年 64 岁。据房山日志及其他史料记载贾岛是房山人。经考证,贾岛故乡在房山周口店之西贾岛峪,又名贾家村,后因名声而称贾岛村。

 

 

叨叨令  苦吟*

房山贾岛京城炫,吟诗刻苦金刚钻,

华章熠熠豪情唤,鳌头任我凌空占。

靠谱、也么哥,攒劲、也么哥,

儿孙再亮燕山范!

苦吟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采取极度严谨认真的态度,对每个词句都反复推敲,以求能获得最好的作品.在古代文学中,就有苦吟派之说.贾岛是半俗半僧之人,他文场失意后,便去当和尚,法号无本。无本者,即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谓也。发狂吟如哭,愁来坐似禅。贾岛是一个很有个性的文人,个性有两种,一种是可以用来在各种仕途场合供人使用的个性,一种是无论什么场合都自然表露的个性。俗语说“唯大英雄能本色”,贾岛不是大英雄,但比大英雄更本色。贾岛常在蒲团上不念经文,以诗代经。贾岛做诗很苦,他不像现在的人,约稿电话一来,三下五除二搞定。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叫做“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就这样两句诗,贾岛自己不无感慨地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呕心沥血。情到深处人孤独,思到深处人孤独,才到高处人亦孤独,贾岛是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章丘佳酿
后一篇:楹联单县一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