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味道赞
噫嘻, 哈尔滨老哪吒,阿勒泰猴白发,蹬火轮、举金棒,齐奔武汉黄鹤楼下。为躲严寒、裹身温馨画?不尽然!为瞄浪涛、放眼潮头架?也不尽然!为追美食、比谁馋劲大?嘿嘿,言之不差!我是新疆人, 新疆味道的鉴定大师。
嗟夫,天津大麻花、跳到高雄海峡,北京炸酱面、欧美处处分店,西安肉夹馍、蹦至喀什淮河,新疆大盘鸡、飞遍南北东西。
前年8月,马来西亚大型华语期刊《爝火》总编辑发函至新疆音乐家协会,点名邀我前往授课,专讲王洛宾老师的词曲结合艺术,成行已经是11月初了。 课堂设在位于吉隆坡中国城东端的普渡拉亚中学内,宽敞、漂亮。负责接待我的章沁编辑,开车带我参观了“美食天地”长廊——牌坊,中国式,飞檐斗拱。北京东来顺式的餐馆“槟城-新疆大盘鸡第一分店”——金黄的汉字,赏心悦目,让我这中国人、新疆人,甚感自豪!郑和下西洋已经过去了600多年,但在中国领土外,仍有一座城市依然沿用着当年航海图上的地名,这就是位于马来西亚西北部槟州岛上的槟城。更为神奇的是,这座外国城市的居民竟有半数是华人。早在18世纪,就有中国人开始到槟城谋生;近代,孙中山先生曾在此策划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徐悲鸿、郁达夫等文化名人也曾在槟城落脚。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中国元素,比如林立的宗祠和庙宇、住宅门楣的籍贯匾牌……可谓世界上最大的“唐人街”。当然要进去看看啦!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组成了马来西亚这个大家庭。作业的、就餐的,此三种人都有。老板印度人,大厨华人。唉,怎么说呢?刘宝瑞的话:“美人画得跟张飞似的。”我对章沁叹了一口气,道:“等于砸牌子、砸我们新疆的名牌!”“有那么严重吗?”章沁请出来了老板,把我这位新疆客人介绍给了他,他赶紧叫出来了大厨,姓陈。我说:“新疆的地,胸膛辽阔;新疆的人,肩膀宽广。大盘鸡、大盘鸡,大盘不能缩水!你们的大盘,七寸,最小也得一尺!”大厨解释道:“这是为了替消费者着想,担心他们吃不了……”“那也必须用大盘,往小盘里拨!”“我是经过总店培训的,总店厨师长是从厦门学来的。”“哈哈……学大刀,不找关羽、撵周仓,开玩笑啊!应该去我们沙湾,求近也得到哈密呀!”老板忙说:“那就请您这位乌鲁木齐朋友给教一下吧!”我当时虽然滴酒未沾,却喝醉了似的,一口答应了。“您的三餐,我们包了。酬金多少,我得问总店。”章沁说:“您的车马费、食宿费,我们掏,您在他们这里就餐,我把饭费给您加在授课费里,怎么样?”咳,他哪里知道,我压根不会做大盘鸡,会吃!但是,胸有成竹,嘿嘿……马上用编辑部的邮箱,给我弟弟左增奇——自治区检察分院高级检察官,发了邮件。很快,文字的、视屏的材料都来了。槟城___新疆大盘鸡第一分店,用三种文字打出了海报,配上了我的大特写照片。依靠王洛宾老师的精气神,卒子当了一回车,现买现卖、趁热打铁,帅呆!就地取材、因人施教,保证原汁原味是不可能的——热带人,忌辣,土豆属于稀罕物。海鲜处处有、时时见,拿来入我的大盘鸡。其余,全按材料走,一板一眼、规规矩矩。没有得到我根据地的授权,打了一场没有命令的仗,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忽而嗨哟,凯歌高奏!王洛宾老师有言:“民歌的传递,应运而生,不需要任何人指派,其间那么多的运动员,统统无名氏。”“新疆海鲜大盘鸡”自然而然地出世了,美哉!我不会申请专利。马来西亚的风筝五彩缤纷,令人爱不释手。马来西亚航空的标志,也是采用风筝图案。传递风筝的潍坊人、北京人,统统无名氏。新疆美食成了马来西亚美食,荣幸!马来西亚特产——娘惹食品:“娘惹”原本是指华人与马来人婚配的后代子裔,尤其是指女性,尔后演变成泛指华人与马来人相融的文化,这也包含饮食在内,因此在马来西亚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酱猪蹄、煎猪肉片、竹笋炖猪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由椰浆、香兰叶、糯米和糖精制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适中,嚼头儿足着呢。文化的相融是主旋律,美食的相融是前奏曲啊!
加载中,请稍候......